給工具插上“風”的翅膀——靈東煤礦創新創效紀實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靈東煤礦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圍繞工作現場抓實科技創效工作,著力營造創新創效氛圍,通過出台創新創效政策,搭建平台,強化人才支撐等舉措,厚植創新沃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其中劉宏偉發明的多功能手持式風動工具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國家專利。
笨方法讓大夥叫“苦”連天
“哎,就給風門鑽個眼,返上來、運下去,來回折騰好幾趟了,別的活兒都耽誤了!”在副井罐籠口,劉宏偉聽工友這樣說道。
在巷道維護過程中,由於巷道的高低大小不同,在風門改造時缺少合適的風動工具,經常需要將風門返到井上進行改造。為了減小改造誤差、節省時間、降低職工勞動強度,作為黨支部書記的劉宏偉看著躺在平板車上的風門,聽著職工的抱怨,眉頭緊鎖,心裏想著堅決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進現場打錨索靈光一“閃”
在一次井下隱患排查工作中,他在掘進工作麵對“一通三防”工作進行檢查,當看到掘進隊打錨索使用的風動手持鑽機時,一個想法瞬間迸發在腦海,風動手持鑽機要是進行改造,是否可以解決井下更換風門的問題呢?
說幹就幹,升井後他從掘進隊借來一台維修的風動手持鑽機,對其開始了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通過更換齒輪式馬達,將動力傳動部件改為可調節動力傳動部件,安設可調節式鑽頭,把單一的風動手持鑽機,改造成了“風動手持式打眼鑽機”,從根本上解決了井下需鑽眼地點的條件受限、往返井上的工作,基本解決了鑽孔高要求、高精度的需要,更換一道風門平均節省3個工時,節約了更多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實踐“風翅膀”解決難題
正當大家對改造的風動手持式打眼鑽機交口稱讚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該設備體積比較大,每次都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完成工作,打完風門的鑽眼後,汗水布滿了職工們的臉頰。於是他又找到相關技術人員,對該設備的外殼進行改造,經過多方麵論證,為風動手持式打眼鑽機更換鋁合金外殼,減輕了1倍的重量。在此基礎上,劉宏偉一鼓作氣,經過將近20次的試驗,將手持式打眼鑽機傳動部件進行改造,使手持式打眼鑽機可以隨意更換鑽頭,在工作現場變換為風動角磨機、風動鋸、手持風動攪拌機等工具,在錨噴巷道鑽孔、攪拌水泥灰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