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在興隆 “五治融合”促落地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深厚基礎和重要支撐,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是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興隆莊礦全麵落實以人為本與依法治企理念,弘揚“向往美好,追求卓越”的興隆精神,立足“滿足美好向往,創造美好生活”曆史使命,堅持黨建統領,以職工群眾為中心,以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為主線,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文治“五治融合”新模式,不斷創新治理方法展現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美好興隆落實落地。
夯實美好興隆“自治”根基。自治是一種最廣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民主實踐,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本所在。基層班組自治是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在美好興隆建設過程中更需要不斷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班組自治。要廣泛實行職工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固化“輪值班長”“亮明身份”等做法,探索“全層級自主管理”模式,推進基層班組自治最直接的民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運用“心防”手段預控和管控風險,把職工群眾能夠自己辦的事交給職工群眾,減少層級管理中出現的摩擦,真正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下。
凝聚美好興隆“法治”力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加強法治宣教、依法治理、良法善治。要持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群眾的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各級領導幹部是帶動職工群眾守法的“關鍵少數”,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專兼職信訪穩定、綜合治理工作人員是執法用法的專門力量,要把法治精神當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執法者,當好新時代踐行“楓橋經驗”的排頭兵。職工群眾是法治宣傳最大的受眾群體,通過開展巡回到社區、幫教進家庭和法律法規知識谘詢等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職工群眾做法治建設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習慣。
厚植美好興隆“德治”優勢。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在的法律。道德積澱著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最深沉的力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推進法治建設的同時,重視發展道德教化作用,深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高職工群眾道德素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厚值人人講道德、人人重修養、人人促和諧的德行基礎,打造具有特色鮮明、彰顯時代精神的美好興隆德治體係。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美好興隆人和美好興隆家庭選樹活動,積小善成大德,發揮道德引領向上向善的力量,形成崇德向善、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美好風尚。
用好美好興隆“智治”支撐。探索構建“互聯網+社會治理”新模式,是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把智能化建設上升為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現代治理方式。堅持化解矛盾糾紛“事心雙解”,突出基層網絡建設、超前排查預控、聯合接訪調處、重大事項問責、不穩定因素風險管理等工作重點,切實做到源頭預防、源頭化解。通過構建“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對工廣區、治安重點區域監控係統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升級,用好“智治”這個“顯微鏡”“透視鏡”“望遠鏡”,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構建無縫防控網絡,用科技手段破解過去用道德、行政、法律手段解決不了的難題,保證礦區治安防範“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優化美好興隆“文治”特色。法以治世,德以律己,文以化人。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以文化建設為強有力支撐,在傳承和發揚過程中,立足興隆特色,依托礦、區隊、班組、社區、家庭“五位一體”綜合治理網絡體係,堅持以提升職工群眾的美好生活指數的文化創新,使美好興隆主題文化與“楓橋經驗”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在加強文化育人、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以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最大限度汲取民意、彙聚民力、贏得民心,真正讓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以“平安興隆”子建設架構“美好興隆”總藍圖的宏偉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