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弋代表:在國家層麵推進現代化大型露天煤礦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發展迅速,先後建成了以安太堡、霍林河、伊敏、哈爾烏素、寶日希勒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露天煤礦產量由2000年的4000萬噸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5.76億噸,產量比重由4%左右提至2018年的16%左右。
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的生產建設為促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生產建設仍麵臨諸多問題。
一是露天開采比重僅為16%左右,與其他國家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
二是我國露天煤礦仍存在數量多、規模小,技術工藝與裝備相對落後、信息化數字化程度低,大型成套裝備國產化程度低,建設項目手續複雜、審批慢等問題。
三是受相關法規和環保政策影響,部分露天煤礦征地難、複墾治理滯後、土地置換難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區域能源穩定供給和煤礦的可持續發展。
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具有生產規模大、建設周期短、開采成本低、機械裝備先進、生產效率高,以及資源回收率高、安全保障程度高、產能儲備釋放快等優勢,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內外煤礦建設的首選方向。建議:
科學編製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發展規劃。深入開展我國煤炭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研究,摸清適宜大型現代化露天開采的煤炭資源儲量,提出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的建設規模、開發時序,有序推進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生產。
將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列入國家能源“十四五”發展相關規劃,從國家層麵統籌推進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合理調整當前礦區總體規劃,完善相關設計規範和技術標準,推進項目核準和開工建設,提高我國露天開采產量比重。
支持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科技攻關。將關鍵性技術攻關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能源重點創新領域和重點創新方向,鼓勵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係,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先進技術產業化進程,提高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
建立國家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部際協調機製,協調解決阻礙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進程中出現的深層次、製度性問題,推動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