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董礦,我是行動者
我是材料科一名大車司機,我每天睡前的最後的一件事是看天氣預報,起床的第一件是看窗外的天氣。如果沒有下雨,我上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著灑水清掃車,在礦區的路麵上緩慢的走一圈,清掃煤塵雜物,灑水降塵。看天氣情況每天清掃四次到八次,我每天都走的很晚,因為大班的職工走後,我還要清掃灑水一次才能離開,確保夜晚有風也不至於揚塵。
我是運銷科的一名噴淋工,兼職煤塵清掃車司機,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觀察運煤皮帶上煤質的含水量以及煤倉的落煤情況,根據煤質的含水量及落煤情況開啟噴淋係統,既要保證煤塊鬆散不結塊,又要避免煤塊幹燥揚塵。稍有空閑,我就開著灑水清掃車在煤倉周圍清掃一圈,遇到煤倉門下有大量煤塊灑落,我就拿起備用的鐵鍬將煤塊卷進倉中。我的工作目標是:保證選運係統及煤倉不揚塵,保證煤倉周圍路麵不積塵。外麵豔陽高照,工業區的路麵上沒有一點遮陰,狹小的司機室裏很是憋悶,看著一塵不染的路麵,我還是露出滿意的微笑。
我是汙水站的汙水處理工,我每天巡視在一個個汙水處理池旁,觀察水質,過濾煤泥,加藥淨化。藥量與水量水質的配比、加藥時間的間隔我早就爛熟於心,並在實際的操作中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經驗,肉眼查看就能大概估算,耳朵一聽就能發現那個設備出現了異常,我最喜歡從汙水注入池開始巡查,最後走到淨化水排放口,看著渾濁的煤泥水逐漸變的清澈,逗弄著排放口水渠裏放養的金魚,我的心是自豪的,就像農村看著滿地的莊稼,這是我們的勞動成果。
我是財務科的出納員,按說我的工作崗位是在冬暖夏涼的辦公室,對著電腦核對著數據。卻在“藍天保衛戰”開始時,和我的數百名同事一起,投身煤場,沒日沒夜的鏟煤渣,掘地三尺的挖煤泥,煤場的牆麵都被我們擦掉了一層皮。原來黑乎乎的煤場變得亮起來,牆麵柱子被刷成了天藍色,黑黝黝的地麵被黃土覆蓋。我還記得那個有星星月亮的夜晚,我們數十名女職工席地而坐,在煤場加班加點編綠網,男職工在將編成一大片的綠網用鐵釘固定於地麵。那天的風好清涼,吹走白日的炎熱,那天的我離地麵好近,在嘈雜的的聲響中我居然聽到了悅耳的蟲鳴。
我是黨工部的宣傳幹事,攝像機、照相機是我必備的工具,“生態綠色礦山”創建時,我的工具是畫筆、是刷子、是鐵鍬、是剪刀。我們在董礦的牆麵、橋麵上繪製美好的藍圖,“文化牆”、“夢之橋”、“廉潔文化長廊”,都是我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有人在電腦前繪製 效果圖,有人在書寫文字方案,有人在現場測算,有人在修補粉刷,有人在繪畫描字,我們笑稱:這簡直就是一個廣告公司,和廣告公司相比,我們的設計繪畫更符合董礦設計,更接地氣。
我是掘三隊的庫工,主要的工作任務是計劃、上報、領用材料。那個豔豔夏日,井下水量突增,大量煤泥湧上地麵,環保工作刻不容緩。我放下領用單,同幾百名同事一起,有男有女,有辦公室職員有基層職工。公司黨政領導身先士卒,率先跳進煤泥中,一鍬一鍬的將煤泥鏟走。經過井下地麵的共同努力,短短的半個多月,井下恢複正常生產,地麵環保也未受影響。每一個下雨天,我行走在工業區的道路上,看著平整的磚鋪地麵,鞋底幹淨的一塵不染,我都會覺得驕傲,這是我揮灑過汗水的地方,每一塊磚麵上都有我的足跡。
多少個日夜,多少人參與,美麗的董礦、環保的董礦悄然建成,寬闊的煤倉全封閉,實現了煤不見天不落地;矸石山鋪上了一層綠色的植被,山下的格桑花開的嬌豔;礦區裏移植了大量的樹木、植被,就連路邊不足五十公分的平台上,也撒播了四季青草種。今日的董礦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樹更綠了,地麵更幹淨了。愛美的女職工終於可以穿上鮮豔的衣服、耀眼的小白鞋行走在礦區的土地上。
這一切的變化歸功於誰?是你、是我、是他,是智慧勤勞的董礦職工,將環保工作視為自己不可推脫的責任。不推脫、不退縮,迎難而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出新招,下苦力,突破重重困難,才有了今日這個幹淨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董礦。行走在夢之橋上,兩側橋欄上描紋畫字,充滿文化氣息;漫步在工業廣場,藍牆壁瓦,紅磚地麵,一陣風過,吹落樹上花瓣,飄飄灑灑像一幅畫;抬眼望向天空,已晴朗數日的天空更加碧藍,幾朵棉花團般的白雲漂浮在天邊,礦區周圍的山清晰可見,溝壑林木層次分明,好似就在近前;走近樓後竹林,遠遠就能聽到悅耳的鳥鳴聲,聽聲音感覺不下上百隻,嘰嘰喳喳鳴不停。不小心踩短一截枯枝,竹林內瞬間靜寂,嗖乎傳來破風聲,受到驚擾的小鳥衝出竹林,直上雲端,又輕輕的落在電線上。黑壓壓的一群,將細細的電線渲染成粗粗的黑線,電線不堪重壓,已彎曲成一道弧。空氣清新的董礦,環境優美的董礦,水源幹淨的董礦,不知不覺中吸引了這些大自然的好朋友,河中的魚蝦螃蟹,林中的小鳥,對生態環境無比挑剔的它們,卻在董礦紮了根,這中間的意義不言自明。
美麗董礦,我是行動者!美麗中國,我是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