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熱電公司:讓廉潔之光在生命中閃耀
說起廉潔,這還要打開記憶的閥門追溯到剛到蒲白矸石電廠參加工作的那會兒,步入電廠的大門,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兩列遒勁挺拔的翠柏,踏上電廠的主幹道,嗅著柏樹獨有的木質芳香,不禁讓我想到孔老夫子的那句“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柏樹鬥寒傲雪,堅毅挺拔,尊為百木之長,素來是正氣、高尚、不朽的象征,也是在這一瞬,我對這個即將要讓自己揮灑青春的企業肅然起敬。
後來機緣巧合,我也有幸成為一名介紹廉潔文化的解說員,還記得一次次在通往生產廠區的主幹道旁,為來訪參觀者介紹精美的以畫代字、以圖喻意的廉潔文化燈箱,廉潔文化的注釋牌匾,一副副圖文並茂的廉潔格言、警句……諸如“勤勉、精細”、“清白”是做人之本,“明白”是幹事之基,“風清”才能“氣正”。時刻以案為鑒,警鍾長鳴,樹立廉榮貪恥的思想觀念,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廉潔奉公、勤勉精細的精神理念悄然地根植我心。
廉潔自古以來就是做好官的標誌,說到這裏,不禁讓我想到幾個耳熟能詳的廉潔清官的故事……
明代有名的清官於謙就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人。他六十歲壽辰那年,當地許多人都送來了厚禮連皇上也送了一隻玉貓金座鍾。可於謙卻一一回絕了他們的禮物。宋朝的包拯。當時,包拯在端州任職,那兒盛產端硯。一方端硯要經過千錘萬鑿才能生產出來。而當地一些官員不顧百姓死活,大量生產,上貢朝庭,以取悅權貴和中飽私囊。包拯自己也說:“能持端州方硯,可謂死南昌無憾。”可是,直到他離任,也未取一件。
近代的有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不僅以其鐵骨錚錚、英勇善戰讓敵人聞風喪膽,而且還以其體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們敬仰。他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製。瓷碗燒好後,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當時吉鴻昌在西北軍馮玉祥部下任營長,隻有25歲。自此,吉鴻昌就將那隻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麵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這隻碗隨吉鴻昌將軍走南闖北,直到他39歲犧牲。
還有小時候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我的舅舅在教育部門工作,手中也有一定的權力,托他辦事的人也挺多,有請他吃飯的,也有送禮的。可我舅舅總是一一拒絕。有一次,舅舅家準備喬遷新居,正值親朋好友過來幫忙,然後有一位想請舅舅幫助的友人就買來兩條煙招呼大家,事後舅舅愣是讓舅媽將煙如數奉還。原來,那個人是家裏孩子教師轉正考試沒有通過,想托托關係,可舅舅卻毫不留情地回絕了,並嚴肅地說:“我收你好處,違反規定去幫你,這不就成了交易了嗎?再說,教書育人本就是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職業,今年考不過說明還有地方需要改進,準備好了明年可以再考,合格的老師是學生們的基本需求。”隻見那人慚愧地低下了頭。從小就常聽家人說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承然,要做一個好的公仆就必須防微杜漸,從小處做起。
古人雲: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以別人為鏡子,“照”出自己的缺點,“照”出自己的得失,“照”出自己的成敗。讓腐敗這個詞從我們的字典裏消失,讓明亮的廉潔之光照耀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