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
今天刷逗音,有人發了個視頻,是她家院中一顆開滿粉紅色花朵的樹,那顆樹我很熟悉,備注的花名我也很熟悉,可我從來沒有把這兩者聯係在一起。“合歡花”,多麼唯美的名字,跟這一樹粉嫩的小花果然很搭,隻是我們以前都叫它“絨樹”,把它開的花叫做“絨花”,也許是覺得它的花看起來毛絨絨的因而得名。
在我的記憶裏,合歡樹特別稀少。第一次看到合歡樹,是我上初中的校園裏,在一堆楊樹桐樹之間,合歡樹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因為整個校園裏楊樹桐樹不知多少,唯合歡樹隻有一顆。它長在校園中央,樹幹不似楊樹那麼高大,樹冠卻遮天鋪地,枝葉繁茂,它的葉片小而密集,像鋸齒整齊對稱的長在葉脈兩邊,葉片橢圓狹長,像丹鳳眼泛著萬種風情。夏日炎炎,燥熱煩悶,合歡樹卻綻放一樹繁花,它的花也很特別,粉粉嫩嫩的,像小小的羽毛扇子,浮在翠綠的枝葉間,仙氣飄然,整個樹枝遠遠望去,像仙境裏霧蒙蒙的仙樹,無論是樹的姿態還是花朵都透著一股仙靈之氣。
更驚奇的是合歡樹的花朵晨開暮落,葉子也如花朵一般晨展暮合,更顯得它與眾不同。夏日炎炎,合歡花一樹清香,香味悠遠綿長卻不濃鬱,為這夏日增添一絲清涼。
仙氣飄飄,色彩迷幻,晨展暮合,夜夜合歡,故名曰“合歡樹”。看書上說合歡樹適應性很強,耐寒又耐旱,對土壤的要求也很低,是一種隨處都可栽種的樹,卻不知為何,我的家鄉這種樹卻很少,我見過的也不過數十棵。這麼美麗又這麼少見,難怪讓我印象深刻。其實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合歡樹的功能,小時候每到夏日,不耐夏季炎熱,虛火上升,咽喉又紅又腫,疼的說不出話來,每當那時,奶奶就會摘下合歡樹的花朵,用開水泡了讓我喝,那效果比現在的潤喉片管用的多,一般喝三到四次就消腫去痛,鮮花幹花都有效果,如果花期已過,用葉子泡水亦可,隻是效果比花要差很多。很多年過去了,盡管滿大街的藥店,潤喉的藥也有好幾十種,可每當咽喉疼痛時,我想第一時間到的還是合歡花。
合歡樹的傳說有很多,相傳最早的是虞舜南巡倉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尋湘江,終未尋見。二妃終日慟哭,淚盡滴血,血盡而死,逐為其神。後來,人們發現她們的精靈與虞舜的精靈“合二為一”,變成了合歡樹。合歡樹葉,晝開夜合,相親相愛。是以合歡樹常被譽為“合家歡樂”,圖家庭歡樂之意,而合歡花的話語是永遠恩愛、兩兩相對、是夫妻好合。如此看來,合歡樹確是一棵吉祥樹,相傳古人喜歡在庭院中栽種合歡樹,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團圓。《甄嬛傳》裏十七王爺多次提到合歡花,“合心即歡”“合歡是溫柔長久的意思”,而葉瀾依雨中撿合歡花瓣這一段,更是看的人心酸難抑。
比起絨花,我更喜歡合歡,不管是合家歡樂,還是合心即歡,人總是喜歡帶著美好願望的事物。可美好的事物總是很短暫,就像這合歡花,晝開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