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教誨,讓我享用一生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談到家風不由我想起了老父親,他雖然已故多年,但諄諄教誨已印入我的腦海中無法刪除。
我的父親生長在陝西渭南一個比較偏辟的農村,生活及為艱苦,19歲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2歲擔任村支部書記。上世紀70年代初,為了支援祖國三線建設,他同廣大熱血青年一樣踴躍報名,坐上解放牌卡車舉著紅旗唱著歌兒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支援三線建設洪流當中。每當談起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老人家心潮澎湃滔滔不絕,他說“他們從渭南來的300多人被分到蒲白礦務局建井處搞巷道掘進工作,在白水煤礦工作時,他們的編製是連排級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上下班都用的是軍號,所以人們都叫他們三線戰士”。
70年代的白水煤礦生活工作條件相當落後,滿山遍野都布滿了他們單位的軍用賬蓬,夜間瑟瑟的寒風襲來,塵土飛揚,灰蒙蒙一片,清晨起床每個人臉上都是塵土,但隻是一笑而過。當時的糧食非常緊張,吃的是高梁麵,喝的是苞穀麵糊糊。井下作業環境相當惡劣基本上是半原始工作方式,扛、抬、背是他們基本功,更談不上防塵用品,如果放炮粉塵大,他們就采用土辦法用水浸濕毛巾捂住嘴來防塵。父親說“那時候大家想的是爭上遊,大幹快上,一門心思想怎樣完成生產任務,沒有一個人談自己的利益,想的是怎樣幹才能評上先進班組”。下班後,共青團參加共青團會議,黨員參加黨小組會表決心,製定下一步奮鬥目標!最好的娛樂活動就是參加藍球賽和看樣板戲。
記得那是一個暑假,母親領著我到礦上看望父親。晚上,母親給父親洗衫衣時發現衫衣肩上有血跡,便問父親是怎麼回事?父親微微一笑說“下班後我幾個黨員幫礦抬鐵軌呢,鐵路一修好煤就能拉到全國各地了,再也不用驢車拉煤了,”這一幕是至今不能忘懷。兒時的我天真無瑕,對任何事物都很好奇,看到礦上的一切都感到新鮮,逛商店時我看到櫃台上有一個玩具手槍很好玩,趁售貨員和父母不注意便將小手槍裝入自己褲包中。第二天我興致勃勃的拿著小手槍同小朋友們起玩捉壞蛋遊戲,被下班父親撞見尋問這槍的來龍去脈,我開始還吞吞吐吐的為自己狡辯,後來吱吱唔唔說不上來,最後終於投降了。父親狠狠的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把張,告訴我以後不許拿別人的東西,拿別人的東西叫“偷”,隨後父親和母親領著我到商店向售貨員阿姨道歉,並花了1塊5毛錢將槍買了下來,最後我母親告訴我,我父親當時一個月工資才18元8角錢,可以想象父親在艱苦的歲月裏生活是多麼的艱辛。
幾十年來,他的單位轉戰南北,搬過17次家,經曆了千辛萬苦。由於工作表現突出父親也從一名普通工人被提拔為區隊書記。雖然生活艱苦,他從來沒有拿過國家一分錢,他常說一個共產黨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變質,他常用毛主席的一句話“吃、喝、貪、懶、占就會變壞了”時刻提醒自己。有一次,母親看到父親辦公室有很多細細的繩子能納鞋底用,就順便拿了幾卷裝在包衭裏,父親看到後立即上前製止,說“如果你拿公家的東西,以後不要再來了”。雖然母親當時有些生氣,但現今想一下父親是對的。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發展蒸蒸日上,人們無憂無慮的工作著,享受著企業改革帶來的成果,現今我也是蒲白礦業的一員一名共產黨員,但父親的諄諄教誨好象還在昨天,我將踏著他的足跡勇往直前,做一名合格的好黨員好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