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是一種無私是一種坦然
回顧這四十多年的成長,長輩的言行在我心裏都在無聲地教育著我,鞭策著我,讓我時時刻刻記得“廉潔奉公”。說廉潔,不得不提我的母親。母親在我小時候給我的影響卻是很大的。那時她常常給我說她以前的故事,但有一件事,我卻印象深刻。她說,五六十年代因為天災鬧饑荒,村裏很多人吃不飽飯,我們家也不例外。剛好她那時就在公社食堂裏,可以接觸到食物。看著一個個挨餓的家人,她說她也想過偷偷地拿些紅薯和窩窩頭回來給家人充饑,因為家裏人口很多有爺爺、奶奶、姑姑、還有爸爸媽媽和我們兄妹3人,家裏有8個人要吃飯。當然,也有親戚人跟母親說過能不能那點食物。但最終,母親還是沒有那麼做。她說,我們家人餓,其他人家也餓,如果偷偷地拿食物,那麼其他人因為吃不到飯也挨餓。母親沒有因為自己家人餓就去偷偷拿集體的東西。因此,母親經常嘮家常時偶爾說起這事,也總是感到很欣慰,不會感到愧疚。正是因為母親所做的這些事,給我埋下了“廉潔”的種子。
孩時記憶中,還有這麼一件事。那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家每戶要給國家上交糧食,每戶每人要上交150斤糧食,糧食要上交到鎮上的糧站,糧站要求必須是當年的新糧食,我們家8口人也就是說要上交1200斤糧食,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走不便,父親去了外地煤礦,家裏有事還要去鎮上發電報或者寫家書,一年中父親回來也就兩三次,哥哥去鎮上上學,我和姐姐又很小,媽媽沒辦法去找大伯幫忙送糧食到鎮上的糧站去交公糧,那時交通不便利,農村運輸工具就是架子車,排隊交糧食還必須早早去排隊,淩晨5點多母親和大伯出發去交糧,等到我家交糧食的時候,檢驗糧食的負責人拿著驗糧器具挨個檢測,檢測出2袋陳舊糧食,當麵指責了母親,母親發現確實是陳舊糧食,沒說什麼把剩餘的2袋又拉回家從新裝了2袋新糧食上交了糧站,奶奶見母親回家從新拿糧食,就說你把新糧食上交了,家裏還有多少新糧食?母親說咋不能給國家上交的糧食是陳的,為此奶奶很久沒有理會母親。母親時長也提醒我,人不能太自私,做人、做事要換位思考隻有這樣你才能想明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如今我是一名黨員,一名支部書記。在自己的崗位上,我深知,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立足崗位做實事,我會像我的母親、我的父親那樣,為集體,為大家著想,無愧無悔地做事,無愧無悔地活著。到了老去的那一天也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