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好安全路,照亮職工心 ——記程村礦井下地麵鋪磚亮化工作
一直以來,我們在井下硬化道路都是采用水泥、石子對地麵進行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時間內硬化後的地麵能夠滿足行人、運輸的工作需要,但受限於礦井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硬化後的地麵會逐漸的鼓起、開裂,無法通行。同時,在對損壞的地麵進行修整時,需要采用機械進行破碎,人工搬運水泥塊,增加了工人施工時的不安全因素和勞動強度。
開裂、鼓起的水泥地麵:
那麼,采取何種方式對地麵進行硬化,才能達到堅固耐用、美觀漂亮,還能達到重複利用並且節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呢?
受公路兩側人行道鋪磚的啟發,決定在井下開展路麵鋪磚計劃。經過采用多種型號路麵彩磚鋪設進行對比,最終確定鋪磚方案為:在距軌道兩側300mm鋪設一列路沿石(路沿石內邊距離水泥軌枕邊應為40mm),路沿石兩側為各一列紅色地磚,然後使用黃色地磚鋪至距兩幫200mm,距兩幫200mm範圍內使用混凝土與地磚打平。
示意圖如下:
鋪磚與水泥地麵進行對比,經濟效益明顯,安全效益更加顯著,具體為:
一是鋪磚有更好的經濟效益。采取鋪磚與水泥地麵的初次投入成本幾乎一樣,但是水泥地麵是一次性投資,底鼓後進行破碎形成殘渣。鋪磚處底鼓隻需要將底鼓部分彩磚揭起進行處理後,彩磚便可以重複鋪設,一塊彩磚至少可以重複利用5次以上,大大減少了材料成本的投入。
二是鋪磚有更好的吸水、防滑作用。鋪磚路麵中間的黃地磚部分采用的是盲道磚,磚麵波紋起伏較大,能夠更好的防滑,同時因地磚的透氣性、吸水性更好,不易造成地麵積水。
三是鋪磚更安全。因為地麵磚體積300mm×300mm×50mm,在底鼓後二次鋪設時相對於破碎的水泥塊,重量更輕,不需要動用機械,減少了工人施工時的勞動強度和不安全因素。
四是鋪磚為巷道亮化增光添彩。鋪磚後的巷道地麵整齊劃一,紅黃相間的地麵引起路過行人的視覺警示,提高了人員行走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鋪磚後的巷道麵貌:
截止目前,我們已累計在18軌道大巷、集中軌道下山、14泵房等鋪設地磚1100米。鋪設地磚,不僅僅是節支降耗,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職工在處理底鼓作業時的安全係數。同時,鋪磚更容易打造整齊、規範的巷道,為職工創造更加舒心、安全的工作環境。正如工人所說:走在這樣的路上,心裏更加敞亮了,不壓抑了,幹起活來也更加精神了。
地磚鋪設隻是目前程村礦井開展安全管理創新的一個縮影,我們程村人必將上下一心,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抓好安全生產,無限延長礦井的安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