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建莊礦業:知足,是快樂的源泉
為了方便閱讀,喜歡看的書一直放在床頭順手的地方。《別讓壓力傷了你》就是其中的一本。不是一氣嗬成的讀完,大多的時候都是斷斷續續,時間也是有長有短。即便是這樣不完美的閱讀方式,書卻沒有吝嗇,先是“掰開”了、“揉碎”了對壓力進行了詳細的03manbetx ,後麵更是介紹了很多緩解壓力的方法,讓我受益頗多。
每每談起知足,總會認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書中說知足是來自於一種樂觀的處世心態,它源於一個人內在的精神世界的充實豐富以及應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圓熟。我也請教了“百老師”,釋義為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說的通俗點就是讓人少些空想與欲望,多珍惜現在所擁有。
北宋詩人蘇軾雖仕途不順,但他也不過分悲歎,“一蓑煙雨任平生”豁達樂觀令世人感慨;“奉旨填詞”的柳三變,皇帝的一句話:“你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即刻就斷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傷過,徘徊過,但他最後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勾欄瓦肆之地淺斟低,追尋自己的內心;明朝唐伯虎也是與仕途擦肩而過,可他以“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的知足心態感受著田園生活帶來的快樂。可見,一個人能知足、懂知足的人要獲得快樂並不難。
2020年春節,這是最黯然無光的一個春節,新冠病毒恣虐於神州大地,我們每一個人都深切的感受到了恐慌。看著手機上實時更新的疫情消息,“太空艙”裏一例例疑似病例,一張張哭泣的臉龐。我深深體會到,疫情麵前,一切都是浮雲,還有什麼順與不順、好與不好。所有的物質在那一刻都是身外物,健康就是最好的。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給母親打電話的那件事。原本是一個在平常不過的問候電話,可在沒說不上幾句後就成了我個人的訴苦“專場”。我滔滔不絕、苦大仇深,仿佛整個世界都虧欠了我似的,直到電話那頭的母親說了句,都還好,都還好,想想疫情肆虐時期,現在這些都算得了什麼。瞬間,無言以對,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是要我少些抱怨,懂得知足常樂。
有首民間流傳的歌這樣唱道,“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貧也安然,布衣得暖勝似錦。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大魚大肉固香甜,粗茶淡飯更香甜。名也不貪,利也不貪恬淡寡欲,清淨無為,寧靜致遠,知足就是活神仙。”多好的歌詞,多簡單的道理,可在這個物欲橫飛的時代,還是有很多“寧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人們隻看到自己沒有的,還有太多的人以名利作為夢想,他們原本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卻在追尋的過程中喪失了原本的快樂。更是有太多的人為了名利放下親情、友情,等到後來才明白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都已經消逝,再找不回來。有句老話說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小蛇吞大象,我想即便是條大蟒蛇,光是想象一下大象那龐大的體積,吞下去也會弄個消化不良吧,受苦的還是自己,何苦呢!
生命中永遠有一個“更”,為什麼不去珍惜現在呢?
快樂是人生永恒的主題,而知足則是快樂的源泉。當你對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所擁有的一切不滿時,你一定快樂不起來,反之,就能活的充實、坦然、輕鬆、快樂!
我想用主持人白岩鬆在《愛你現在的時光》中的一段話來結束此篇文章,說給你,也說給自己。愛你現在的時光,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較什麼勁呢?未來的還沒有來,焦慮什麼呢?生命中有一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你真的過好了每一天,明天就會不錯;如果我們的生活非常功利,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宋紫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