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情深
楊碧珍,女,漢族,出生於1943年11月2日,從小生長在農村的她有著鄉下人那種淳樸和善良,20多歲就在大隊當上了婦女主任。60年代的南充農村貧瘠,鄉親們在田地裏刨食,自小沒上過學的楊碧珍養成了樂觀、善良、善解人意的品性,那陣她也算是青春靚麗,鄉鄰們有什麼事她都伸手去幫忙,一個樂觀向上的姑娘,成為鄉下一道最美的風景。
1967年,從小與楊碧珍一起長大的好姐妹因病去世,留下了四個可憐的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還在嗷嗷待哺,那一年,楊碧珍24歲,看著好姐妹留下的四個可憐巴巴的兒女,楊碧珍痛在心裏。好姐妹的丈夫叫劉澤書,遠在攀枝花礦務局太平礦一采區工作,這在農村也算是令人羨慕的工作。每每看到劉澤書手忙腳亂地照顧四個子女,楊碧珍時不時去幫下忙,久了,一顆愛的種子在她內心萌芽。為了照顧好姐妹的四個孩子,讓好姐妹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經人撮合,她嫁給了比她年長整整10歲的劉澤書。在那個年代,眾人都很羨慕吃國家糧、有穩定工作的人,大家都打趣的說楊碧珍改變自己的命運了。每次她都不作聲,盡管她怎麼解釋也沒有人信,因為在她的心裏,是想要以自己的能力給予四個孩子缺失的母愛。
最初,楊碧珍的家人極力反對,特別是她的父親,大發雷霆的說:“如果你要是執意嫁給他,從此我們斷絕父女關係,老死不相往來!”在重重壓力下,楊碧珍在與父母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後,還是毅然決然的嫁給了劉澤書。她剛嫁過去的時候,家裏的老大是個啞巴,已經18歲了,而最小的孩子才1歲半。一開始第二個孩子非常叛逆,也許是聽聞了那時候大家都說後媽心狠手辣,會打孩子,所以他一開始就表現得很討厭楊碧珍。麵對這樣的情形,楊碧珍說她早就有心理準備了,但是她想,在往後的日子裏,她會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時候劉澤書在攀枝花工作,她獨自一人在南充農村的老家靠種地為生將四個孩子拉扯長大,在這期間,她和劉澤書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可是為了更好的照顧這四個孩子,不再給這個本就困難的家庭增加負擔,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打掉。人們常說“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不是完整的女人”,楊碧珍何嚐不想有自己的親骨肉,可一想到這四個尚未成家立業的孩子,麵對困難家庭的窘境,楊碧珍還是流淚選擇放棄了自己當上親生母親的機會。曾有人問她後悔嗎:“她笑了笑說,有什麼後悔的,有四個孩子已經足夠了。”這樸實的話語表達了楊碧珍是真的把這四個孩子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來對待。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最小的孩子劉強,在和別人爬樹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村裏人來喊她的時候,她腿都嚇軟了,迅速將劉強背起來前往鎮上看病,那時候交通閉塞,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從村裏到鎮上有八公裏,楊碧珍硬是背著劉強走了整整八公裏。那些年,楊碧珍吃了多少苦,隻有她自己知道,在農村的十幾年她從未給自已買一件衣褲,但孩子們的吃穿卻從不吝惜,她要讓孩子們有尊嚴的成長,看到孩子們逐漸長大,她內心始終是甜的。
1985年,楊碧珍農轉非後跟著丈夫遷家來到攀枝花,生活盡管平淡清苦,但總歸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也算是其樂融融。可是天有不測風雲,2003年,丈夫劉澤書因肺癌去世,之前為了給丈夫治病,家裏已是一貧如洗,劉澤書走了以後,家裏的生活更是釜底抽薪、捉襟見肘,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成家立業,已經六十歲的楊碧珍還到布德鎮鎮去收菜,然後到礦務局去賣菜,換取微薄的生活費用。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讓幾個孩子都成了家。在這其間,太平礦領導與公司領導與楊碧珍家結成了幫扶對子,每逢過年過節都會去她家裏走訪看望。隨著孩子們上班就業,清苦的日孑也漸漸遠去,楊碧珍可以享受享受平靜的生活了。
可是命運又一次捉弄了楊碧珍,2013年,患有聾啞症的大兒子因為一場車禍造成腦部受損,隨後導致了全身癱瘓,楊碧珍又主動擔負起了照顧大兒子的責任。為他端屎端尿、喂飯、洗澡、按摩等等,就連出去串個門心裏都還惦記著他,雖然生活很艱苦,但是楊碧珍從來沒有想過離開這個家。大兒子不能說話,但是他心裏什麼都知道,他常常看著楊碧珍淚如雨下。“隻要我活著,我就照顧大兒子一輩子。”楊碧珍老人常這樣說。直至大兒子今年三月初離世。
楊碧珍老人的這大半輩子,她從未為自己活過,一生都在對四個孩子無私的付出,將四個孩子視如己出,兢兢業業的為這個家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命運在一次次捉弄她的同時,也給予了她一些溫暖,那就是這四個孩子都對她非常孝順和感恩,他們常常說:“如果沒有我媽,就沒有我們兄妹四人的今天,就沒有這個家的今天。”
從24歲嫁給劉澤書至今已整整52個年頭,楊碧珍也由一個姑娘變成了老嫗。18000多個日日夜夜,像儒子牛般為這個家默默地付出,從未後悔過,她常說:“我嫁到劉家將孩子們養大,看他們如今已成家立業,個個對我好,我很幸福。”
母親對子女的牽掛,猶如一片雲,隨著天空中的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猶如山澗小溪,清澈透明,泉水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歡歌,澈一路浪花。猶如一首歌,餘音嫋嫋,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人所發出的光則更是有限,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在於,在自己的人山中發出了多少的光和熱。有多大的力就發出多大的光,這是一種氣魄和膽量。這是一種執著和誠懇,這是一種意誌和信仰。一路走來,楊碧珍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折射著中華民族善良之義,慈母之德,詮釋著母愛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