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發力 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2020年,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50億元,資產總額達到470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186%和37%,商品煤產銷量達2430萬噸。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績靠的是什麼?近日,筆者走進淄礦集團一探究竟。
念好“改革創新”生意經
投資2.7億元新建成7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麵,5對衝擊地壓礦井配備具有遠程遙控截割功能的綜掘機……這是淄礦集團智慧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
2020年,淄礦集團圍繞生產方式變革、裝備智能升級和礦井係統優化等方麵,大力推進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三化”建設。目前,7對生產礦井的主運輸、供電、壓風等生產係統實現遠程集中控製、無人值守,累計減少崗位215個,多個項目走在了煤炭行業前列。
康格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智能充填係統在同類型礦井成功運用,正通煤業引進國內礦用最大直徑敞開式TBM掘進機,唐口煤業安裝國內首個精準定位智能化調度係統,3項工程創造了“國內第一”。
在推進智慧礦山建設的基礎上,淄礦集團緊盯生產方式轉變。他們從源頭上優化調整開拓接續、采場布局,提高采掘生產集約化程度,推進大采高和放頂煤工作麵布置,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智慧礦山建設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我們的原煤生產效率、掘進工效率同比分別提高5.75%和3.85%。”淄礦集團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李文說。
與此同時,淄礦集團積極推進經營管理模式變革。他們成立煤質管理辦公室,通過實施精采+細采源頭提質、配洗+配銷結構增效、省內+省外跨礦創效“三大工程”,持續深化產銷協同。2020年,該集團原煤入洗率達到88.2%,1月至11月完成精煤產銷量1859.5萬噸。
2020年,淄礦集團聚焦內部管控,深挖內潛,盤活資源,降本對衝降價比率達到66.3%,非生產費用支出同比降幅17.3%,財務創效3.67億元;各單位分類施策減虧脫困,累計扭虧增盈1億多元。
此外,該集團將煤炭運銷公司、鐵路運輸公司和物流公司整合成立淄礦物產公司,實現集團化管控、專業化運營。
唱好“項目建設”重頭戲
2020年,淄礦集團緊盯煤炭市場,時刻關注資源動態。
2019年12月27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將持有的長安公司60%的國有股權,在河南省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測平台公開掛牌。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淄礦集團的關注。
長安公司楊家坪煤礦,緊挨著淄礦集團亭南煤業公司。如果成功獲取這一資源項目,兩公司可合並開發。他們調集專業精幹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終以最短時間、較低價格成功摘牌總儲量為12.69億噸的楊家坪煤礦。
另外,淄礦集團通過產權交易方式收購邵寨煤業100%股權。目前,邵寨煤業六大係統基本形成,已經具備聯合試運轉條件,比計劃提前10個月。
除礦井單位外,非煤產業項目建設也亮點頻現。2020年,以高端尼龍及改性產品為主的東辰瑞森完成搬遷改造,一期工程竣工投產;以環保型無鹵阻燃劑為主的泰星公司建成國內首條聚磷腈生產線,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承接濟北轉型的博選、康格、盛安貝公司,專業化服務市場不斷拓展,承擔產業接替的篩板篩籃加工、精密刀具製造、OLED新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
打好“民生建設”金算盤
淄礦集團將民生工程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程,積極協調地方部門、合理調配社會資源,職工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淄礦集團從身邊小事入手,著力解決吃、住、行等職工最關心的問題。該集團山東省外各單位,職工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各異,眾口難調。為此,各單位創新推出特色小炒,設置魯菜、豫菜和當地特色等,最大限度滿足職工就餐需求。
“自從公司正式開通了到西安的通勤車後,回家真是太方便了。”說起出行方式的變化,陝西正通煤業的劉克福非常高興。
省外單位職工近90%來自山東、山西、河南等地,職工回家路途遙遠。除少數職工有私家車外,大部分職工回家最少中途轉乘兩次。該集團通過問卷調查對有乘車需求的職工進行摸底統計,進一步研究確定行車時間和路線後,積極與當地政府、客運公司等對接協商,確定了通勤車運行方案。
“從礦區到西安,通勤車途經飛機場、高鐵站、火車站等多個地點,每天往返一趟,為職工回家、返礦提供便利。”正通煤業工會主席王濤介紹。
淄礦集團很多礦井采深增加,戰線延長,職工上下班路途遠、時間長的問題較為突出。為此,各單位在井下主要大巷內增加人車、猴車和單軌吊運輸班次,最大限度降低職工非必要的勞動強度。多數礦井取消采掘夜班生產,在降低一線職工勞動強度的同時,為休班休假創造了有利條件。(弋永傑 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