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上《人民日報》
“今天我國鐵路總裏程已達14萬公裏,可是你知道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在哪裏嗎?就在這裏!”河北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開灤博物館館長王立新站在複建的老唐山火車站前自豪地說。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建成通車,盡管隻有9.7公裏,卻是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
唐山這座馳名中外的重工業城市是伴隨著開灤煤礦誕生和崛起的。自1878年開平礦務局成立運營,在唐山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工業史上眾多“第一”。
厚重的工業發展史為唐山市發展工業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009年10月,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礦山公園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開放,目前已建成包括開灤博物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井下探秘遊、蒸汽機車觀光園等展館和景區,初步形成了“一園六館”工業博物館群落。
與其他近代工業遺存相比,開灤煤礦遺存的最大特點是“完整”。開灤是洋務運動中興辦的工業企業之一,與其他同時期開辦的軍工及民用企業相比,經曆140多年滄桑巨變,開灤企業從未搬遷,經營從未中斷,留下了大量典型珍貴的工業遺址、遺存和遺產。至今唐山一號礦井每年還能出煤約300萬噸。“這可是開采了140多年的老礦井啊,太難得了。”王立新說。
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裏,到處是高大的機車、絞車、龍門、煙囪……無處不在的“工業符號”營造出濃濃的“工業味兒”。而最受參觀者歡迎的項目莫過於“井下探秘”。從博物館四層坐電梯到地下入口,沿著紅色步道步行至地下70餘米的礦井內,幽暗的礦燈照射著巷道,曲曲折折猶如迷宮一般,一陣陣機器的轟鳴不斷在耳邊響起……從早期人挖騾拉到最先進的綜合機械化采煤,9個工作麵生動再現了煤炭生產的曆史。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目前是河北省首批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數千名中小學生參觀遊學。
王立新介紹,我們黨早在1922年就在開灤煤礦工人中開展宣傳、組織工作,領導了震驚中外的“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在工人運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毛澤東同誌曾稱讚開灤工人“特別能戰鬥”。新中國成立後,開灤工人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勇於擔當,周恩來總理兩次表揚開灤為國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今天的開灤人秉承“特別能戰鬥”的精神,走上轉型發展的道路,實現了由“一煤獨大”到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大量近代工業遺產中包含著紅色基因,我們的宗旨是要把這些精神財富整理和展示出來,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唐山市文化和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陳福利說, “煤炭是會挖光的,可是文化是取之不盡、生生不息的富礦,我們要像挖掘煤炭資源一樣挖掘文化資源,將優秀厚重、典型稀有的中國近代工業文化和開灤產業工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挖掘出來,傳播出去。”
工業遺產的概念在我國還是個新生事物,社會各界對工業文物的重視程度相比於古代文物還很不夠。隨著城市變遷和產業發展,很多承載著工業曆史的重要文物也在消失。
“對工業遺產來說,保護是第一位的。”王立新說。在他的辦公室裏,一堆泛黃的紙卷訴說著滄桑的曆史。這些是王立新剛剛收集到的老礦廠的資料,既有當年廠房的設計藍圖,也有各類機械配件的圖紙,清晰的圖案和筆跡顯示著當年建設者們的一絲不苟。“文物是最有說服力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要特別注意收集相關文物。鐵軌也好,標牌也好,哪怕僅僅是幾張紙,有時也很寶貴。”王立新說。
開灤博物館收藏著開平礦權騙占案英國法庭記錄、1880年的英製鐵軌、百年羊皮蒙麵大賬本等鎮館之寶,以及48件一級文物、72件二級文物、326件三級文物,總藏品上萬件。
“對我們而言,擁有這份遺產既是幸運也是責任。我們必須把這些遺址遺存和文物完好地傳給子孫後代。”王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