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暗淡的光芒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時間,網絡上,朋友圈,聊天群裏,全都籠罩了一層灰暗的霧霾,猶如一團用以取暖的炭火,被風吹滅了。頓時哀痛之意如鯁在喉,眼前的光芒散盡,隻剩一縷青煙。
對於一群九零後而言,袁老是怎樣的存在呢?仔細回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還是在書本裏,一位老人,小心翼翼地捏住一株稻草,眼裏滿懷著慈愛和希冀。然後,是站在領獎台上的他,麵帶微笑地接過共和國勳章,從容且自信。再然後,他總是出現在各個地區的水稻實驗田裏,挽著褲腿,紮著袖口,樂嗬嗬地看著田裏的收獲,對著記者玩笑著說,寧願待在地裏,也不想給學生改論文,會頭疼。他是一位浪漫的研究者,能在茫茫稻田裏,用小提琴拉上一首樂曲,盡管褲腳還有泥點。
他說: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曆過饑荒不知道,上個世紀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大家都吃不飽飯,我親眼見過。”
也許,對他而言,那些被他捧在手裏的不僅是一顆顆稻穀,而是一個人,付出終身的一顆真心。埋種於沃土,澆灌以血汗,沐浴以雨露,布施以朝暉,傾注了畢身精力,隻為圓這禾下乘涼夢,圓世界沒有饑荒的夢。
外公也是如此,務了一輩子農,年紀大了,耳不聰目不明,地裏的農活種不了,便從後山砍下幾根長勢好的竹子,坐在院裏編背簍,編簸箕,編蝦耙,一坐便是大半天。他最愛一邊忙著手裏的竹條,一邊講故事,講過去的大饑荒,講周圍鄰居都吃不飽飯,講櫃裏子剩的一小把米煮來一大家子分,講年節時分才能吃得上一口的肉,直到現在外公也是一個一點飯菜也不舍得浪費的人,即使晚輩都說不好不健康,老人依舊覺得“熱熱還能吃”。
也許,老一輩人所經曆的苦難可能我們終身都無法體會,但袁老的逝世讓我有了對飲水思源更深的感悟。他用身體力行,喂飽了舊中國的饑腸轆轆,也用不忘初心的科研精神,啟發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我想,即使浪潮褪去,燈塔的光芒總是不會散的,他就在那裏,挺著筆直的脊梁,照射在水麵,為向前探索的船隻指示著方向。
熠熠生輝的人就像每日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總在無聲無息地給予我們光芒,給予我們能量,他不會時時提醒你他們的存在,你卻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太陽會西沉,繁星會隱藏,但他們的光芒卻能散播四麵八方,即使離去,也會留下深深的足跡,也會刻在曆史的記冊裏,留以後人深思。
吾輩自不忘先輩教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猶如大海裏的一朵浪花,竭盡全力向岸邊拍去,隻為一睹岸邊的燈火璀璨,無盡繁華。那是先輩夜以繼日的心血,是用脊梁築起的堅固城牆。
再次緬懷,袁隆平院士,永不暗淡的光芒。(周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