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是根
好家風是根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對聯:“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寓意是慎終追遠、敬祖承德、家風永續、澤被後世的理念。德是家風的“根”,根深才能葉茂,道德品行好的家風才能立得住,傳承久遠。
《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人生“三綱領”告訴人們,大學的宗旨在於了解並達到人們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於推己及人,幫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為有道德的人,最後的結果是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並保持人類最高的善。
古人雲,“國之本是家”“齊家而後治天下”。樹立好家風,需要明大德。由己而家,由家而國,這是中國人始終不變的精神譜係。在社會交往中,我們都會親身感受到,一個有良好素養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孝心的人,會把愛父母、愛家庭的感情擴之為愛他人、愛社會、愛民族、愛國家的崇高境界,從而真正擔負起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受到表彰的全國道德模範馬旭,是我國空降兵部隊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時浴血沙場、精忠報國;年屆50歲時,潛心科研,研製出“充氣護踝”等發明專利,享有“軍中居裏夫人”美譽;60歲離休後,懸壺濟世,為貧苦百姓義診;人到暮年時,更是將畢生積蓄1000萬元無償捐獻給家鄉的教育事業,被譽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她的先進事跡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是對明大德最好的詮釋。
樹立好家風,需要守公德。近些年來,隨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紮實開展,各地湧現出一批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和全國道德模範。他們在各行各業模範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了主旋律、彙聚了正能量、樹立了新風尚。但也應看到,一些人仍存在不守公德的問題。諸如:開車不願禮讓,都想搶先爭道,不懂得與人方便與己也方便的道理;乘公交車不排隊、爭先恐後搶位置;不懂照顧老弱病殘者;隻注重小家庭的衛生和美化,而隨意糟蹋公共衛生;家庭倫理道德淪喪,不贍養老人,不關心子女成長;在開會、看文藝演出時使用手機或電話,甚至打遊戲、睡覺;隨地吐痰、亂丟垃圾、說髒話惡語、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這些問題表明,遵守公德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家風建設重視道德非常必要。
樹立好家風,需要講仁德。這裏所講的仁,是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德,指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仁德,指致利除害愛人無私的崇高道德。“善之由我,與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意思是說,善是自我決定的,與其讓別人約束,不如做個有大仁德的人。人與人之間要有仁愛之心,相互理解、尊重、包容,共同構建美好的和諧社會。人們不僅要有“仁心”,關心、關愛、關懷他人,還要有學會做“仁者”的本領,有善心,興善舉,會善行。
讓我們來講幾個真實的故事。範田琴,北京市密雲區新城子鎮太古石村村民,雖極度勞累、腰椎頸椎疾患嚴重,在丈夫外出務工的情況下,無怨無悔、悉心照料7位年邁多病的老人。張水珍,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錦陽路街道水峪村村民,無微不至地照顧6位老人,用堅韌擔當譜寫了新時代尊老、敬老、孝老、愛老的讚歌。張家豐,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王莊鎮新河村村民,用兩年的癡心堅守,喚醒植物人女友,又用兩年時間讓全身癱瘓的女友慢慢站起,攜手走進婚姻殿堂。像這樣受到表彰的全國道德模範還有許多,他們的先進事跡是培育道德品行好家風的生動教材,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好的家風應該從孩子抓起。廣大家庭要重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共同營造崇德向善的好家風。
(搬家中心 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