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煤蒲白熱電公司:一盞煤油燈的回憶
周末和媽媽回老家,閑聊時想起單位征集老物件的事,說幹就幹,幹脆在家裏搞了大掃除,一通翻箱倒櫃後,在櫃子的角落裏找到了用塑料袋嚴嚴實實包著的一盞煤油燈。
聽姥姥說,這盞煤油燈是媽媽兄妹三人的紐帶,每天放學後在一起寫作業必不可少的工具。兒子從外麵院子跑來,拿了個四四方方的火柴盒問我:“媽媽,這幹嘛用的呀?我在書裏麵見過”。媽媽來了興趣,“小可樂,這叫‘洋火’,我給你講……”。
媽媽生在關中北邊的農村,童年時村中家家戶戶還沒有通電。冬天漆黑的夜裏,出奇的冷,所有人天一黑便不怎麼出門,大人小孩都會坐在炕上取暖。姥姥會拿出一盒“洋火”,擦亮一根點燃煤油燈,兄妹三人就圍坐在炕中間的小桌上,微弱的燈光照亮了書本。那時沒有煤爐和暖氣,他們隻能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棉帽子保暖。媽媽戴著一個帶帽沿的皮帽子寫字時,離燈太近,煤油燈把帽沿點著了。直到現在,姥姥還經常拿這件事來取笑媽媽,並感歎現在的社會發展進步,有各式各樣的電燈、電器。
姥爺在煤礦上工作,常年不在家,姥姥一個女勞力白天去地裏掙公分,晚上回來處理家裏瑣事。媽媽在家裏排行老大,白天要上學,晚上放學回家後照顧弟弟妹妹。那時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為了多掙些錢,姥爺常年煤礦下井落下了煤吸肺,直到現在每天清晨都還能聽見他陣陣咳嗽聲。姥姥在家照顧公婆和三個孩子,也落下一身病,常年吃藥。聽媽媽講到這裏,我非常心酸,並慶幸自己生在新時代,條件優越,體會不到當時的艱苦條件。也讓我的下一代,可以幸福的享受著祖輩奮鬥帶來的成果,帶來的便利。
爸爸是一名老黨員,為了減輕家庭人口帶來的壓力,選擇當兵入伍,經常給我說:“今天的好日子多虧了黨,沒有共產黨,哪有現在的好生活呀,你們這些小孩就沒吃過苦……”老父親又開始了的囉嗦。他一直以來都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在單位裏,什麼髒活累活都衝到前麵。媽媽是普通工人,平常團結鄰裏,孝敬公婆。記得去年奶奶生病逝世時,親戚們為母親身上披了六七條紅被麵,當時是陽曆七月份,天氣正熱的時候。我問她披那麼多熱嗎?她說這是大家對我的一個肯定,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榮譽。他們用言傳身教告訴我,發揚中華民族延續下來的傳統美德,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已傳遞到了我們80、90後手中,麵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吾輩青年應當永不言棄,吹響奮鬥青春的“衝鋒號”。而姥姥家的煤油燈也成為了我們家的“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