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煤三礦讓“絕活”更“絕”
鶴煤三礦讓“絕活”更“絕”
“我覺得維修電器不僅是個技術活,而且是個操心活,必須勤奮好學,勤學苦練,精益求精,慎之又慎,不能有半點的馬虎和大意。”
“潘班長,你說的有道理,電器維修就是個辛苦活,就得天天用心學。”
這是7月8日上午,河南能源集團鶴煤公司三礦機修車間班長潘好傑與郭紅旗在車間對青工進行傳授維修“絕技”的場景,也是該礦真正讓“絕活”不“絕”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該礦非常重視技術工人培養,堅持把一些技術“大拿”納入到企業核心人才群體,采取激勵機製的傾斜政策,充分調動能工巧匠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許多“絕活”不“失”傳,科技尖子不“飛”走,提高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營造出職工學技術、鑽研技術的良好氛圍,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該礦在確保安全的同時,煤炭產量達到56.6萬餘噸,總進尺達到3396米,實現了平穩的發展態勢。
該礦建礦有60餘年,老工人在生產一線幹了三十多年,他們大都有一技之長,許多還身懷“絕技”和“絕招”。為了留住人才,不讓技術尖子“飛”走,“絕活”不“絕”,“絕活”更“絕”,後繼有人。近年來,該礦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提高一線工人尤其是技術工人的素質。一是認真總結老工人的經驗做法,鼓勵技術好的老師傅搞好“傳、幫、帶”,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絕活絕技傳授給新工人。並且通過開展導師帶徒、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和崗位練兵等活動,及時挖掘一些老技術工人的“絕活”和“絕技”,真正將老工人的經驗做法及時反饋到各個相應的技術崗位上認真進行推廣應用。同時,對有一技之長的老工人,按崗位技術含量和技術熟練程度,適當增加工資,激勵老工人通過結對子、拜技求藝等形式,把自己的“絕活”傳給青年工人。二是加強崗位技能培訓,對各個工種實行技術輪訓,讓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授課,培訓內容主要向操作技能、補缺和更新知識方麵發展,不斷加大實踐比重,確保提高實踐技能。三是建立激勵機製,政策上向技術人員進行傾斜。該礦一直推崇“能力優先”,堅持從技術工人中選拔幹部,給他們以更大的發展空間,該礦先後有不少技術人員走上了領導崗位。另外,根據各技術崗位技術含量高低,不斷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並對成績突出的能工巧匠給予重獎,還在入黨、轉正、評優等方麵優先,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讓能工巧匠真正“香”起來。年過半百的閆軍,是該礦機修車間的工人,他經常利用自己在電子技術方麵的專長,刻苦鑽研技術知識,認真學習新技術、新裝備的原理、使用和維護技術先後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30餘項,為礦節約資金300餘萬元。他先後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30多項榮譽稱號。
“技術工人不僅是企業的‘催化劑’,而且更是企業的‘搖錢樹’,對技術工人應該關愛有佳,真正讓他們的‘絕活’不‘丟’,‘絕技’不‘絕’,‘絕技’更‘絕’,使更多的年輕人成為他們技術的‘接班人’,為集團公司改革重生做出積極的貢獻。”在談到技術工人的重要性時,該礦黨委書記柴天凱這樣表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