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歌,夏天的風
2021年7月25日是一路黔行支教團到坭井小學的第8天。 今天的音樂課是我作為支教老師為五年級的孩子們上的第一堂音樂課。
記得小時候音樂老師總是在教我們唱歌時用電子琴伴奏,那靈活的雙手和律動的音符至今留在我的印象裏。得知坭井小學有一架電子琴,卻閑置著不被用來上課。心中頓時十分希望孩子們能有幾次和電子琴一同上課的體驗,起碼是真正見到了一種西洋樂器,增長些許見識。便下定決心要這幾天好好練一練琴。
上一次係統學習電子琴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如果說沒有學過樂器的人是一張白紙,那讓一個學了近十年弦類樂器的人重新麵對鍵類樂器,就像是把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扔到法蘭西的大街上:手足無措、一竅不通。找對右手要彈的琴鍵很簡單,可是想把左手琶音加進去對我來說則是難於上青天。對黑白琴鍵缺乏敏感,所有鍵我第一眼看去都長得一樣。便隻能用最笨的方法:一遍一遍識譜、找鍵,再把學古箏時找節奏的感覺代入。隻有短短兩天時間便要迎來第一節音樂課。我抓緊一切時間,每次想要放棄時,便想到小時候的自己對音樂課的期待。他們大概也在期待吧,於是重新拾起精神,壓一壓紅痛的手指,繼續與琴鍵糾纏。就這樣,隻有很少一點電子琴基礎、從來沒彈過鋼琴的我,用兩天時間“速成”了一首鋼琴曲。
正式上課的時候,孩子們果然十分激動,以最快速度帶著板凳排隊來了琴房。爭搶著坐在前排。我先放了一遍歌曲,孩子們十分認真,有人甚至跟著哼唱了起來。在開始學的時候,我盡力地想把這兩天練得的成果最好的發揮出來,卻因此過於緊張,頻頻出錯,孩子們不僅沒有半點抱怨,反而聽得、唱得更加認真,他們整齊的歌聲給了我很大信心,後麵便彈得十分流暢。
孩子們學習速度很快,節奏感、可塑性都比較強。掌握不好的地方我強調兩遍、帶著唱一唱以後他們自己就完全可以唱對了。唱完副歌以後我們學習了主歌,主歌旋律對於他們來說比較陌生,從音準到節奏都差了許多。幸好有電子琴的幫助,我可以通過彈的節拍讓他們找準節奏、通過伴奏的旋律讓他們找對音準。一遍唱不好就再唱一遍,節奏找不準我就喊著拍子伴奏。炎炎夏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進琴房,落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稚嫩的臉龐迎著夏日的天光,《夏天的風》在小小的房間一次次吟唱回響。這個下午,陽光溫柔,風也溫柔。
到了這節課的最後,女孩子們褪去了最初在琴房裏扭捏羞澀的靦腆,男孩子們聲音也更加洪亮。這首歌孩子們學得很快,感情的處理也逐漸到位。學會整首歌後,有一個十分開朗的男生主動舉手想唱歌,活躍的氛圍被帶動,漸漸的更多孩子加入了進來,最後全班合唱了許多他們熟悉的曲子。從《外婆的澎湖灣》到《熱愛105度的你》,童謠與民謠、經典與流行交融碰撞。琴房這一塊小小四方天地不再是落了灰的樂器的寄居地,而是音符的烏托邦,是孩子們觸摸藝術的桃花源。我一直覺得音樂課不應該是一節可有可無的“副科”課,而應該是孩子們遇見藝術的一場曆險記。我側耳傾聽神明,它說天堂應該有歌,也應該有夏天的風。
文字來源:李雨薇 梁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