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煤陝北礦業湧鑫公司:從“橄欖綠”到“礦山藍”,他未變初心
陝煤陝北礦業湧鑫公司:從“橄欖綠”到“礦山藍”,他未變初心
人們常說,部隊是個大熔爐,能練就出堅如鋼鐵的軍人氣質。也有人說,煤礦是塊試金石,能采挖出吃苦奉獻的“烏金精神”。
在陝北礦業湧鑫公司安山煤礦有這麼一個人,他脫下戎裝,換上工裝,紮根礦山,身處一線,以軍人特有的堅毅果敢演繹著人生的“士兵突擊”,讓橄欖綠在百裏礦山熠熠生輝。
今年43歲的劉孝林曾經是武警北京市總隊某支隊的一名戰士。他18歲入伍,24歲退伍複員,5年的軍旅生涯鍛造了他雷厲風行、事無巨細的良好品質。由於在役期間表現突出,他曾兩次被授予“優秀士兵”的榮譽稱號。
2012年,劉孝林進入陝北礦業湧鑫公司,成為安山煤礦機修隊的一名鉗工。複員這些年來,他懷著對黨的忠誠、對礦山工作的熱愛,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崗位開拓進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讚揚。
剛入職時,劉孝林隻是一個鉗工“小白”,技術一般,基本功也不太紮實。為了彌補專業知識不足,他自行報名參加機械工藝專業網絡學習課程,同時自己還購買了大量專業書籍,隨時翻閱和參考,每天業餘時間都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除在書本上汲取營養外,他更注重在實踐中學習,博采眾長。為了盡快提升技能,他把加班當成“家常便飯”,孜孜不倦的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求取真經”。他帶著軍人那股不服輸的衝勁,一路邊學習邊實踐,將所學的經驗技巧全部攬入囊中。正是憑著這種主動鑽研、求實進取的精神,9年來,劉孝林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最讓人佩服的是他麵對困難時的鑽勁兒和韌勁兒。此前,公司新購輸送帶因運輸限高等原因,廠家隻能將一卷輸送帶兩端相向卷動,采取“一體兩卷”的方式進行運輸,然而到礦後如何將輸送帶重新合為一卷成了一大難題。
為了找到解決方法,劉孝林同隊內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攻關小組,不斷查閱相關資料,自主設計出了輸送帶卷帶裝置。他們利用廢舊工字鋼、角鋼、槽鋼加工卷帶基礎架,並利用廢舊離合軸加工成配套的卷帶軸,最後通過選裝適配的減速機、電機、變頻器等配件設備,實現了卷帶裝置的電動驅動、精準控製和實時保護。無獨有偶,他還參與了液力耦合器拆卸裝置、截割電機試驗架、錨網托梁加工模具等創新項目,多項創新成果被廣泛地運用到生產實際中。
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他立足崗位實際,積極探索降本增效途徑,優化工件設計方案,03manbetx 各種備件的排樣方式並靈活應用,力求讓每一件物料發揮出其最大的價值。而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學習安全操作技能,遵循標準作業01manbetx ,所在崗位多次被評為“安全生產模範崗”,他本人也多次被公司評為“優秀班組長”“先進工作者”。
作為新時期的轉業軍人,參加工作9年來,劉孝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到了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了職工安全,礦區實行封閉管理。而根據防控規定,家住礦區幾公裏外的劉孝林獲批在嚴格做好個人防控的前提下,可往返上班回家。
當他得知大家在日用品采購、快遞簽收等方麵有困難,便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跑腿活”。特殊時期,大家都采取網購,快遞量驟增。每日下班後,他幫同事簽收快遞、采購物品便要耗費掉一兩個小時,日複一日,直至封礦結束。在此期間,他幫同事簽收快遞多達百餘件,采購生活用品更是數不勝數,而他對此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昨日當兵,負千秋家園夢,抒有誌青年報國誌;今朝返鄉,攜萬世戰友情,鋪熱血男兒創業路。從軍人轉變為礦工,變得是職業,不變的是初心。20年來,劉孝林始終牢記“一天是軍人,一生是軍人的”錚錚誓言,他雖然脫下了軍裝,卻退伍不褪色,把煤海當戰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最可愛的人”。(張肖 高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