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煤礦安全01manbetx 》、《煤礦防滅火規定》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礦的實際情況。特製定煤層自燃發火預測預報管理製度。
一、建立自燃發火觀測點,自燃煤層巷道每隔40米設置一個,對礦井的自燃危險區進行係統的觀測。觀測點應選在:采空區回風側和回采工作麵上隅角和回風巷中。觀測內容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氣等氣體成份。該項工作由通風科瓦檢員負責檢查,並將檢查的結果填寫在觀測站記錄牌板上和防滅火檢查記錄本上。
二、礦井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由總工程師負責,具體業務由通風科負責組織實施。
三、預報人員必須收集現場一切資料,確保預報的準確性。預報前必須根據資料認真03manbetx ,對其造成的影響加以說明。提前預報必須根據其性質在《煤礦安全01manbetx 》所規定的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預報工作嚴禁口頭說明,必須是書麵形式和與其相適應的圖紙,並有文字記錄。所有資料必須提前由總工程師審查,否則嚴禁對外預報。預報後必須掌握現場資料,一旦發現與預報情況不符或有其它情況發生,必須及時彙報領導進行補充修改。對於預報的相關資料必須備份存檔,以備查閱。
四、回采工作麵回采結束45天內必須全部撤出設備,進行永久性封閉。建立永久性防火密閉必須由通風科進行專項設計,專項設計由總工程師簽字後,施工隊組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工。永久性防火密閉必須預留滅火灌漿及防火觀察孔門、風窗、風橋等通風設施,也應按防滅火的要求正確選擇位置砌築。
五、防火密閉的氣體、溫度,每周進行一次檢測,同時對流水溫度也要進行測定。防火密閉如出現氣體溫度升高、有CO出現、水溫升高等現象,必須立即報總工程師,並采取措施防止自然火災的發。
六、教育全體員工了解礦井自然發火的征兆,如發現自然發火的預兆時,及時向有關領導和調度室彙報。
七、早期發現煤層自燃發火的初期征兆。煤層自燃的初期征兆,人體感覺氣管可以察覺到的現象有:
(一)巷道中出現霧氣和巷道壁有“出汗”現象;
(二)聞到有煤油味、汽油味和焦油味等;
(三)出水溫度大於25℃,空氣與煤壁的溫度驟增,氣溫較常溫高出約10℃,皮膚有一種熱感,周身不適;
(四)人感覺有頭疼、悶熱、憋氣、四肢無力和精神疲乏等現;
八、煤層自然發火原因
根據煤層自燃發火性質,煤的自燃過程實質上是煤氧化逐漸加速的過程,煤急劇氧化放出的熱量不能向外散失時,則煤體溫度達到著火溫度,煤發生自燃。影響煤層自然發火的因素有內在、地質、開采等。
(一)內在因素
煤層自然發火性能主要取決於煤層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成分,與煤的變質程度關係很大,變質程度越低,則煤層自燃性能越強。
(二)地質因素
1、煤層厚度。一般情況下,煤層越厚,自然發火危險性越大。
2、煤層傾角。煤層厚傾角又大時,更易自燃。尤其在急傾斜特厚煤層中,自然發火更為嚴重。
3、地質構造。在褶曲、斷層帶附近,煤層及其頂底板常被擠壓、牽引而破碎,煤岩層的裂隙增多,易造成串風供氧,更易發生自燃。
4、含硫量。煤中含硫越多,越容易自燃。尤其在高硫煤中,若煤層的直接頂含硫量很高,則自燃性能更為嚴重。
(三)開采因素
1、巷道布置與頂板管理。巷道沿煤層布置時,煤柱多,聯絡巷多,煤層暴露麵積大,封堵困難,易於自燃。采用充填法和垮落法控製頂板時,采空區較為嚴實,漏風小,故不易自燃。
2、漏風條件也直接關係到自燃。漏風大,煤在自熱階段的熱量不易積聚,不易發展到自燃; 漏風小,供氧不足,即使有自熱發生也不易發展到自燃;隻有漏風滿足煤從自熱發展到自燃所需的氧量,又能使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積聚,這時才易自燃。
九、巡回安全員、瓦檢員及工作麵現場人員發現上述自燃發火預兆後,必須現場采取有效措施並報調度室。
十、由通風科負責每月對全礦的總回風道、回風道進行一次詳細的自然發火征兆觀察,從大範圍上03manbetx 井下有無自燃發火。
十一、救護隊每天安排專人對井下采煤麵的上隅角、回風巷和采空區氣體及其它可能發熱的地點進行一次全麵觀測。觀測的參數包括:現場的氣體成份(CH4、C02、C0.02)、氣溫、水溫、其他火災征兆等;在防火牆封閉時間長,溫度異常和有自燃傾向的區域內的回風風流中要安設CO傳感器,CO傳感器的報警濃度為24ppm。
十二、在采煤工作麵上隅角、回風流,掘進工作麵的迎頭、回風流內安設一氧化碳傳感器,進行自燃發火監測。
十三、監控值班員發現一氧化碳傳感器顯示值超過臨界值時,必須及時通知有關科室及領導,並采取有效措施。
十四、由瓦斯員負責認真觀測自燃發火觀測點處的觀測內容,並及時填寫觀測數值。
十五、由通風科負責及時整理和03manbetx 觀測結果,並繪製變化曲線,一旦發現某一指標達到臨界值,應迅速做出預報,向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彙報。
十六、對於已有發火危險或已出現發火征兆的地點,檢查周期縮短到每班一次,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彙報。同時,礦領導應組織專門人員進行火災災情的03manbetx 並製定處理對策。
十七、若出現不按上述製度執行的部門及相關人員給予處罰,處罰金額另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