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當初選擇駐村書記這個職位的初心是什麼?
因為我是車鳴峪人,因為我是車鳴峪村的第一書記,我深愛著車鳴峪村的每一位村民,我要為車鳴峪村的每一個人做出我作為一名省級扶貧幹部第一書記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他們從我的身上、從我所協調各方麵的工作當中感覺到脫貧致富摘帽的堅定決心。
2、您曾經處理過的印象最深的村子裏的事務是什麼?
2015年8月的一天,我剛從食用菌基地返回村裏時,村民李喜財邊跑邊喊“王書記!快點!我家的牛不行了!”,這是他家今年第七頭牛死亡啊,於是我們便撥通了農牧110專家的電話,請來了劉教授對老李家集中死亡牛的怪像進行了排查詢問後,確診為牛誤認為塑料內有營養能補充體能,大量吞食塑料薄膜,使之纏繞在胃裏不能消化,使胃失去功能致其死亡。教授講,隻要在進入7月前,提前喂食一定量的“異食癖”藥物,就可避免牛吃塑料的病症。
3、當時怎麼確定的以木耳為基本產業開展扶貧工作的
到村後,我首先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發現我們村裏邊地處呂梁山脈,海拔高,
氣溫低,日照時間短,他不適宜於大麵積的種植,而僅僅適宜於養殖。我們協調了省養
殖種植土壤專家,經過了一年的論證、調研,最終形成了適合於車鳴峪村的種植、養殖、
食草飼料、食用菌、中草藥栽培的方案。
4、確定木耳產業後,縣扶貧委給予怎樣的幫助?
縣委、縣政府給我們車鳴峪村木耳產業的扶持政策非常多,資金支持有菌棒補貼,今年每棒補貼1.3元,大棚補貼每畝8000元,地裁補貼每畝2000元,大大降低了農民的負擔和投資成本。為了規模化經營和科學化管理,縣裏聘請14名專業技術人員,針對我們的菌棒質量和培育、病蟲害管理等各方麵進行上門服務、科學指導。除此以外、縣委、縣政府幫我們木耳基地建設完成了配套水利工程、配套變電器,助推我們木耳產業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
5、在培育木耳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您是怎麼帶領大家解決的?
有,比如黑木耳菌袋內菌絲潔白、菌袋硬實,出完第一潮木耳就是不出第二潮
耳。在山西騰宇農業科技公司的幫助下,通過改善菌棒、改進工藝、多次滅菌等措施,
克服了這個困難。
6、村裏今年的木耳收成怎麼樣?
2020年,我村共栽植1600萬棒,帶動308戶868人,產值超過5000萬元,
增收2000元以上,車鳴峪鄉作為全縣黑木耳產業化基地,成功入選“一村一品”
示範村鎮名錄實至名歸。
7、您在工作崗位上有什麼心得體會?
要想使農村真正富裕起來,光靠救濟式的“輸血”不可能讓老百姓持續增收,隻有發展特色產業,才能真正實現“造血”式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