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考察時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裏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隨著物質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注重文化教育、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更為強烈,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至關重要。為深入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振興發展現狀,7月24日至8月28日,“千燈共燃耀南北,星火燎原築基層”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前往家鎮新廟子村、臨河區幹召廟民主四社村、都安瑤族自治縣讚字村、瑤族鄉石跳子村等二十餘個基層黨組織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感受文化建設為發展魅力鄉村帶來的活力,並通過與當地基層黨員幹部的交流學習文化振興的經驗。
傳承曆史文化,豐富鄉村內涵。“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說起打雕刻,人人有一手”,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村民笑著對實踐團成員介紹著家鄉的雕刻技藝。羊平鎮盛產質地細膩、適宜雕刻的漢白玉,自古多能工巧匠,在漢代就享有“雕刻之鄉”的美譽,8月24日,實踐團成員來到羊平鎮學習雕刻文化,了解雕刻之鄉的發展之路。在和當地基層黨員幹部的交流過程中,實踐團了解到羊平鎮是全國雕塑界大師最多、最集中的縣,“我們鎮的雕刻藝人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火車站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從黨員幹部的話語中,實踐團成員感受到了他語氣中濃濃的自豪感。
挖掘民俗文化,實現雅俗共賞。中國的廣場舞文化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表達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期盼。8月15日晚,實踐團成員來到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楊家鎮新廟子村黨群服務中心,加入了熱熱鬧鬧地跳廣場舞的村民中。在和村民的交談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廣場舞得到了全村的大力支持,隨著舞蹈動作、配樂等穩步提升,廣場舞團隊越來越完善。新廟子村每年都會在村上舉行大型活動數十場次。隨著音響放出的歌曲,村民們隨著節奏跳了起來,一番充滿活力又其樂融融的景象,讓整個村子都精神煥發。
注入生態元素,彰顯文化融合。鄉村文化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而且對於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具有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莽山瑤族鄉跳石子村是一個瑤寨自然村,位於莽山叢林之中,風景秀美,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8月27日,實踐團成員跟隨跳石子村組長趙王保來到了他的家中,一塊寫有“宜章瑤族文化傳承藝術歌舞隊”的牌子映入眼簾。“要把瑤族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趙組長對實踐團介紹到,當地建有瑤族文化傳習所,平時會教村裏的孩子學瑤歌,學瑤語。隨後,實踐團參觀了當地的莽山黑豚養殖項目和百年木屋項目,看到了當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並將生態建設和瑤族文化傳承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和諧發展。
建成文旅模式,發揮文化效益。8月26日,實踐團前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幹召廟民主村,在基層黨員幹部柴紅霞的帶領下回顧了梨花節舉辦盛景。“這是梨花節開幕時拍攝的照片”,柴紅霞為實踐團成員展示和介紹著當地千畝梨花爭先盛放的場景,甘甜水果、文藝演出、騎行大賽、詩詞歌會等不一而足。實踐團了解到每逢梨花節,當地居民積極利用自身條件,開辦農家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當地將以梨花節為特色文化活動,建成文旅模式,推動了梨產品的銷售,實現了文化建設與產業振興相融相生的和諧發展。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實地走訪和對基層黨員幹部的專訪交流中,實踐團成員看到了黨把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作為重大工程,將“富口袋”與“富腦袋”相結合,延續曆史傳承,根植文化沉澱,感受到了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靈魂,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自信,提高了在文化熏陶下的人民的精氣神,增強了中華民族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者:耿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