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而基層黨員幹部作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一線服務員,是黨直接聯係群眾、服務群眾的終端連接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2021年8月,星火實踐團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出“互聯網+社會實踐”的模式,采用“集中+分散”的方式在湖南省莽山、廣東省東成鎮橫崗頭村、陝西省寶雞市職業農民協會等二十餘個基層黨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尋訪優秀的基層黨員幹部,感悟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砥礪奮鬥的精神。
2021年8月初,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暑期社會實踐開始進行,實踐團分散實踐的成員陸續前往自己家鄉所在地,采訪當地的基層黨員幹部,了解當地發展狀況,體驗當地幹部日常工作。8月17日,實踐團開始集體實踐,因疫情原因,實踐團大部隊成員通過網絡線上聯係鄉村振興成就卓越的村子,在線上對其基層幹部進行專訪,了解其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式,並幫助進行宣傳。
一、開展分散實踐
分散實踐在8月3日拉開帷幕,8月3日實踐團成員安佳樂、雷嘉前往寧夏月牙湖鄉濱河家園,了解了當地通過搬遷脫貧致富的道路以及農戶們的生活變化。緊接著在8月6日,蘇傑和羅思哲到西湖譚村協助當地幹部開展疫情防控和專訪工作,處理鄉親們前來谘詢的問題,詢問與記錄村民核酸檢測與健康碼結果。8月7日鄭錢雯到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頭灶鎮顧丿村,了解其村支書潘愛官果斷帶領村民通過種植甜葉菊發展振興的道路。11日容雯到達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安石鎮石涼村了解到當地通過改種青桔、辣椒等經濟作物脫貧走上振興路;同日覃昱瑋也前往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協助當地書記處理當地疫情工作。8月16日韋春肖到達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讚字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自己家鄉濃密的密洛陀文化,也感受到了村子通過竹藤草芒編製產業脫貧並向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
17日蔡敏裕前往風景秀麗的湖南省莽山探索當地生態振興,在采訪當地支書張永峰以及老幹部譚誌勇中,老幹部感慨到建設初期的困難,講起了當年建設剛剛起步時幹部輪流勸說磨破嘴皮的艱苦曆史,采訪中張書記說到:“我們莽山主要是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旅遊。可以種的地麵積小,主要是種植經濟作物茶葉。村民的生活要靠山上種植的生態林,因此是不能砍伐的。”之後張書記帶領實踐團走訪當地,不僅帶領實踐團參觀了莽山西嶺村跳石子種養專業合作社和莽山土裏巴吉農莊有限公司,還帶領實踐團了解了當地莽山黑豚養殖和百年木屋兩個主要生態建設項目。
在分散實踐的進行過程中,實踐團分散實踐的成員通過采訪自己家鄉的幹部以及協助幹部開展日常工作,讓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家鄉的發展策略、振興之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基層幹部的艱苦工作。同時實踐團成員也通過寫新聞進行宣傳,讓更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家鄉,為家鄉的宣傳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二、開展集中實踐
8月17日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大部隊在經過商議並製定計劃後決定開展線上集中社會實踐,實踐團首先通過網絡聯係在組織、文化、產業、生態、人才五大振興上成績顯著的村子,再聯係當地的村支書或基層黨員幹部,了解當地鄉村振興中的發展措施、發展過程中的阻礙以及取得的成就。在組織振興中,實踐團聯係到堅持“黨建帶僑建”的思路,圍繞“五個振興”因地製宜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的廣東省東成鎮橫崗頭村;在文化振興上,聯係到開展全民籃球、辣媽寶貝的浙江省嘉興市善縣洪溪村以及雕刻之鄉河北省曲陽縣羊平鎮;在產業振興上,實踐團隊伍聯係到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鎮,對基層黨員幹部趙國福進行專訪,了解當地特色小鎮——雪茄小鎮的振興之路;在生態振興中,聯係到2018江蘇省園藝博覽會舉辦地江蘇省儀征市棗林灣;在人才振興中,星火實踐團聯係到陝西省寶雞市職業農民協會,通過采訪陝西省寶雞市職業農民協會會長,了解當地培養高素質農民,在技能、價值、事業、榮譽四個方麵開展引才留才。
在集中實踐的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看到了不同特色的振興方式,刷新了實踐團成員對於鄉村振興的理解。在集中實踐中,實踐團在五個方向聯係村子,在看到了在各個方麵的典範的同時,也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和村子看到這些鄉村振興的好辦法。
三、實踐總結
通過隊員分散實踐和大部隊的集體實踐,實踐團成員詳細的了解了二十多個村莊或地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因地製宜,圍繞組織、文化、產業、生態、人才五個方麵,緊跟國家政策,利用當地優勢,或發展本地文化、或大量引進培養人才、或優化當地生態狀況促進當地旅遊,幹部為人民服務、村民團結一心快速搞發展的狀況。
習近平總書記說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是解決新時代矛盾的有效抓手,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實現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通過這次社會實踐,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的成員真切的感受到基層幹部不懼艱辛帶領村民走向振興的堅定信念,通過實踐過程,成員不僅了解到國家鄉村建設的美好前景,也感受到自己應該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堅定了作為大學生應當投身祖國建設的堅定信心。
作者:鄭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