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洗選工藝改造實現提質增效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洗選工藝改造實現提質增效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結合工作實際,把煤炭洗選加工工藝改造作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致力洗選加工過程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實現了提質增效,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據該公司洗煤廠技術人員介紹說,原運行洗選係統中的兩台1760*1650mm弧形篩脫水麵積小脫水脫泥效果差,進入離心機的物料中-0.125mm占比約18%、灰分約63%、濃度約45%左右,高灰細泥量大、濃度低導致精煤灰分及水分不穩定,且由於TBS精煤弧形篩篩分麵積小,脫水脫泥效果差導致粗精煤離心機水分和灰分不穩定及TBS中煤經弧形篩預脫時篩下細顆粒中煤直接進入濃縮池,造成中煤損失、煤泥灰分低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
“將原有的一台弧形篩更換成1832高頻篩。改造後高灰細泥量由18%降低到5%左右,粗精煤灰分及水分穩定性明顯變好,精煤回收率有小幅提高。精煤水分也從平均15%,降低到13%左右,達到了技改預期效果。”該公司洗煤廠副廠長王建武說起技術改造頗有心得。“此外,我們還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增加了一台TBS中煤振動篩,中煤經振動篩脫水後篩上物直接摻入產品中煤,篩下水進入煤泥水桶再進行二次分選。改造後煤泥灰分由60%提高到72%左右,煤泥占原煤比例由7.5%降低到5.3%。按每月入洗12萬噸原煤計算,每年可多回收中煤約3.2萬噸,增加經濟效益1600多萬。”
嚐到技術改造帶來效益大幅攀升的甜頭後,該公司更是把對洗選加工係統的技術改造和日常生產有機融合在了一起。他們充分發揮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拓寬思路,群策群力,掀起了學技術、搞技改的熱潮。
“將入淺槽粒度下限從12mm降到10mm、原煤脫泥篩篩縫從0.75mm提高到1mm,使三產品旋流器處理量不變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原煤入洗量,使原煤處理能力從250噸/小時提高到300噸/小時,達到年入洗能力超過150萬噸水平。同時,更換原有FX850旋流器為8*350旋流器組,提升脫泥效率,有效滿足了原煤入洗量增加後的煤泥處理能力。”該公司選煤廠技術主管郝學輝如數家珍。
“堅持把技術創新當做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聚焦生產中難點、熱點、重點問題,破題攻關,並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該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馬連海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調動廣大幹部職工創新創效的熱情,並且以技術創新為手段,用技術創新解難題、增效益、激活力,讓其成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楊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