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小空間大文明。為進一步提升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2019年以來,礬山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先後新建改造公廁32座。顏值高、設施全、功能多的公廁,已成為礬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整齊美觀的綠化景觀,輕柔舒緩的古典音樂……在礬山鎮樂華中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這裏的公廁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雖然外表看起來古色古香,但公廁內的現代設施非常齊全,不僅安裝了自動感應水龍頭、烘手機,排氣扇,還提供了洗手液、空氣清新劑等衛生用品。
“這座公廁設施齊全,幹淨沒有異味,最讓我覺得貼心的是這個公廁還有第三衛生間,供老人、殘疾人或者帶孩子的家長使用,非常地人性化。”家住附近的村民黃定英表示,這座公廁不僅僅是大家的“方便”之地,更是樂華村的一個“景點”。為了讓群眾有更好的如廁體驗,公廁內還張貼了各類文明如廁標語,並在廁所的每扇門上,張貼了小故事,讓村民和遊客在如廁的同時還能學習知識。
如果說樂華中心村的公廁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那麼新中村的公廁則是智能與生態的交融。新中村智能生態公廁位於該村村部,相比於傳統公廁,這種智能生態公廁占地少,移動方便,操作簡單,維護簡易。整個如廁過程不需要一滴水,不需要下水道,也不需要化糞池,廁所下麵的生物技術降解器會自動處理難聞的糞便,並快速轉化成高效的有機肥料,整個使用過程沒有噪音、沒有汙染,沒有異味排放,充分體現它的智能生態。“這個公廁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們傳統的‘廁所觀’,更加的環保、生態、智能,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農村廣泛推廣,將對“廁所革命”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新中村黨委書記劉釗說道。
樂華村、新中村公廁隻是礬山鎮“廁所革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礬山鎮以創造性思維打造公廁建管新樣板,先後在村居辦公場所、集鎮周邊入口、農貿市場、公共活動場所、美好鄉村建設示範點等新建改造了32座高標準農村公共廁所,並與當地山水、文化、地勢、環境等有機結合,形成人在畫中,廁在景中。
三分在建設、七分靠管理。為加強公廁管理,礬山鎮通過創新管理模式,製定公廁管理工作標準,完善公廁管理體係,嚴格執行公廁保潔管理考核製度,不斷提高公廁服務水平。同時建立礬山鎮公廁長效管理機製,鎮黨委書記親自抓,村居書記具體抓,鎮效能辦督促檢查。所有的公廁均由所在地的村居書記擔任公廁的所長、第一責任人,每天負責或督促打掃清潔公共衛生間保潔工作,其他村居幹部輪流排班。通過這一舉措,進一步夯實了幹部工作作風,引導群眾改變不良衛生習慣,倡導了文明健康的良好風尚。
“廁所革命”,不僅僅在於新建廁所,解決如廁問題,更重要的是強化責任擔當,轉變幹部工作作風,讓他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礬山鎮鎮長陶鬆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