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最難忘的趣事
隨著電視的普及和電影頻道的開播,看電影和電視劇已經成為再普通不過的事了,然而童年時代看電影的畫麵卻讓我難以忘懷、時時浮現在我眼前。
我的童年處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時文化娛樂活動非常少,能看上一場電影成了小夥伴們最大的奢望。隻要聽說有電影看,小夥伴們高興地到處宣傳,像過年似的歡呼雀躍。
那個時候演電影基本都是在沒有座椅,沒有遮擋陽光和雨水的室外演出。放影員到電影開播前,早早把電影屏幕掛上,把放映機放在距離電影屏幕正前方一段距離,小夥伴以及礦區的工人家屬早早的在電影屏幕前後占地方,有的用磚磊一塊地方,有的把小凳子搬去,盡量的能占到屏幕的正前方,不能距離屏幕太遠。我和我的小夥伴有時為了站一塊好的地方,放學回家吃了飯就到了電影院,有時在去上學的時候都把磚塊磊在了哪裏,那個勁頭別提多足了。
礦區工會為了給上四點班下班的職工放映一場電影要到淩晨1-2點。礦上放電影前幾天,礦區工會在礦區張貼電影宣傳海報,等到演電影的那一天,放學回家飯碗一丟就和幾個同學搬上凳子到演電影的南操場提前占地方,要是去晚了就會坐到銀幕後麵去看電影。因背麵的影像是鏡像,看人物還行,但看字幕就傻了,好在那時的我們大多同學還小都不看字,所以一點都不影響我們看電影。
我看電影的癡迷,還有更瘋狂的。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走五裏多的夜路去鄰鄉馮雷鎮露天劇院看電影。電影《三進三城》講述但是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某地麵對日寇瘋狂掃蕩,我八路軍化妝進城炸毀敵人彈藥庫的故事,影片演完,天已經很晚了,放映員收拾機器準備去另一個村放映,西珍同學提議說咱們幾個接著去看吧,我緊了緊褲帶說:“看就看,今晚豁出去不睡覺了!”於是,我們幫助放映員叔叔推著架子車向另一個村莊白堡村奔去,當我們看完第二遍電影時,時間以快到12點了,我們也不知道瞌睡,繼續跟著放映員叔叔來到礦區南操場找好地方就地一座,這場電影是專門為四點下班的職工叔叔們放映的,當電影放映不到一半時我們幾個又困又乏,寒風直往你的身上鑽,冷得直打顫,凍的上牙碰下牙,咯咯地響,鼻尖凍的通紅,身子骨也被冷的縮作一團,手腳更是給凍麻了,隻得時不時得搓搓手跺跺腳但還是不知不覺都已進入夢景了,不知電影什麼時間放完,一位叔叔把我們叫醒,我們還念念不舍的離開了場地,第二天上學我們先後都遲到了。
那年代看的電影有《白毛女》、《奇襲白虎團》、《小兵張嘎》、《南征北戰》等,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和《火車司機的兒子》也是那時看的。看完電影後幾天,和小夥伴們一起回顧電影劇情,學說劇中經典台詞,延續著看電影的幸福。
在我們的眼裏,看電影是最重要的,再大的苦都是微不足道的,再大的困難也是可以克服的。這就是我們那代人夏天或是冬天夜晚看露天電影的堅守和特有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