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抬頭仰望天空,總認為這兒的天是最大的,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小時候,每次向父母要點零花錢,總覺得父母很小氣,長大掙錢後,才覺得生活不易,必須精打細算,能省則省;小時候,隻看到生的希望,從沒想過有一天親人也會一一離去……
上小學時,有位同學曾對我說,讀書沒用,還是掙錢好。於是他早早的輟學出門打工了。我沒想過掙錢,父母認為在這個年齡段就應該學文化才對。
高中畢業那年,有位同學即將走進婚姻的殿堂。我好奇地問她,為什麼不繼續上學呢?她向我說起,母親嫁人了,她沒家了,她想有一個自己的家。聽後,我心悲然。當我們再次相遇時,她已經是一個母親了,孩子都上小學了。我剛參加工作,而她卻早早的過上了柴米油鹽的生活。
當我結婚後,我發現生活跟我想象得完全不一樣。我的世界是理想的,然而現實太殘酷,它沒有童話裏的浪漫與色彩。我每天除了上班之外,還要填飽孩子的肚皮。廚房成了我的實驗室。我認為,做飯就是各種食材和調味品的排列與組合,同樣的食材,下鍋的次序,調料的多寡以及火候的掌握,都會導致飯菜味道的不同。做的各種吃食,孩子總是第一個品嚐。每當聽到:“這個味道還不錯!”就是對我的最大鼓勵。為了他的味蕾,我帶著他四處找好吃的,常常對他說:“不要挑剔,吃飽就好!”
每當想起往事,孩子是我人生最大的收獲。當年休產假時,同事對我說:“你這次回去,歸來時就變成兩個人了!”這句話仿佛是昨天才說的。是啊,時光飛逝,現在的他又高又結實,站在我的麵前,我瞬間被“渺”了下去。
想起他出生的那天,一大早我往婆家匆忙趕。母親曾說,孩子不能生在娘家,否則不吉利。孩子終於要落地了,我的心裏悲喜交加。悲得是這孩子咋出來呀?母親看到我憂愁的樣子,笑著對我說:“你到陽台來。”我急忙走過去,她指著樓下玩得正起勁的孩子們對我說:“那些娃都是她媽生出來的!瓜熟蒂落,愁什麼!”想著想著,悲從心來,以前有一個家,現在家多了,卻無家可歸了!
剛走出小區,發現門口停著一排小轎車,原來有人辦喜事。快到婆家了,遠遠的看見一支長長的送葬隊伍,正吹吹打打的往前走著。而我呢,正要迎接一個小生命的到來。一天之中,有人出生,有人結婚,有人離去,人生的起起落落都在這一天了。
生活是平淡的,但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不知不覺,過了許多年。一路上,身邊經過無數的人,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就這樣的擦肩而過。
人生初見,仿佛有一種熟悉的味道;也許那一個眼神,一句投機的話語,讓我們成了有緣人;相同的話題,不同的見解,頓時生出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還有一個詞叫“寒暄”,聊著聊著就趕走了冬天,迎來了春天。
人這一生啊,走著走著,有些人就不見了,總有一些人要補充進來,有的是親人,有的是朋友,一路上走走停停,發現不知不覺中就到站了,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