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30分,王豐就已經來到自己的辦公桌前,作為張家峁礦業公司綜采一工區的區長,他要仔細查看上一個班的值班記錄,結合前一天的工作進行梳理03manbetx ,在班前會上對下一個班進行詳細安排。
綜采一工區現在生產方式是“三六製”。7點就要開班前會,主要強調當日工作任務和安全操作。半個小時後,王豐又走向辦公樓,去參加每日的調度會。
選擇了便一往無前
“我和煤礦有‘緣分’,我的父親在韓城老區挖了一輩子煤,現在我也在煤礦上班,咱也算得上‘煤二代’了。”王豐笑著說。
2008年10月,王豐從大學畢業後,坐上了從西安開往陝北的綠皮火車,踏上了北移之路,來到了張家峁礦業公司。
因為自己是“煤二代”,印象中隻有過去老區煤礦灰頭土臉、“髒兮兮”的舊模樣,還有父親所形容的井下條件——“髒亂差、有瓦斯、頂板不好”。而初入張家峁的王豐發現,舊日裏那種髒亂差的場麵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的一個正在建設的千萬噸級的現代化礦井。
“服從安排,踏實做事”,這是王豐剛步入工作崗位時,父親所叮囑他的話。因為沒有井下工作經驗,他和大多數初來的大學生一樣,從最開始的支架工幹起,每天按部就班地拉架子、清煤,循環作業……日複一日的熟悉生產上的各個環節。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憑借著踏實勤奮的作風,2013年,他被公司調整為技術員。為了讓自己成為“多麵手”,王豐從工作麵的線路鋪設、設備安裝不斷去學習,了解采煤工藝、方法。遇到不懂的問題或者難題,他就去請教師傅、老工人等,隻要能解決問題,他就不怕丟麵子。而這種執著努力也讓他在技術增進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多年來的積累,讓一直在一線工作的王豐對采煤技術有著自己的認知,從工作麵的初采、複采、末采措施的製定到采煤工藝的探索研究,他從來沒有止步,永遠奔跑在追求進步的道路上。
十年磨一劍,王豐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從一名普通工人到技術員、副區長、再到區長的崗位。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在成長。
迎難而上共克時艱
“2020年是我壓力最大的一年,也是在張家峁工作這些年來遇到末采最難幹的一個工作麵。”王豐對那次冒頂至今記憶猶新。
2020年6月29日,綜采一工區負責對15210工作麵進行回采。由於工作麵剩餘200多米就進入末采階段,加上機尾段上方正進入3-1和4-2的雙重疊采空區,工作麵壓力急劇增大,大塊冒落的矸石瞬間落下,刮板運輸機和采煤機右滾筒在大塊矸石的擠壓和擁堵之下,無法正常運轉。王豐立即組織技術骨幹成立了攻關小組,結合現場情況製定措施進行頂板維護。就在那近1個月時間裏,一天24個小時裏王豐能下3趟井,和全工區職工一身煤泥一身水地處理著各種複雜情況。值班室裏,大家經常能看到升井後來不及換掉工作服的王豐在給下一班的兄弟們講解現場情況,安排部署整改措施,並強調一定要注意安全。
當時四點班剛下班的張海龍回憶說:“在井下最難的一個多月時間裏,經常淩晨兩點多下班還能看到王區長辦公室還在亮著燈,大家都說他是‘工作狂’”。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就是這樣一個“工作狂”,給綜采一工區帶來了亮眼的工作成果。2021年,公司調整生產模式,將“三八製”改為“三六製”。他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勞動組織,製定超前檢修計劃,合理組織生產任務。讓人機配置達到了最優配比,這一舉措的實行極大地激發了該工區職工投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提升了工作實效,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提高職工幸福指數“齊頭並進”。
在智能化煤礦建設和“一優三減”上,他製定管理措施,降低安全風險,實現減人提效,達到“減時不減量、減班不減產”。8月完成產量87萬噸,創出建隊以來最好成績。以實幹篤定前行,用責任和擔當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績單!
井巷幽深,難掩敬業奉獻的光芒,寒來暑往,磨礪出厚積薄發的能量。十二年來,王豐就像煤海深處的閃閃烏金,無怨無悔在張家峁這片熱土上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用智慧、雙手和矢誌不渝的奮鬥詮釋著一名新時代礦工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