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明朝中興名臣,用一生詮釋了家國天下的真諦。
最早知道張居正是通過閱讀《明朝那些事》,後來,因對張居正其人的“癡迷”,又拜讀了黃仁宇所著的《萬曆十五年》和熊召政所著的《張居正》(四卷)。
《張居正》一書共四卷,以曆史事實為基礎,通過跌宕起伏的曆史事件的選摘,和大背景下小故事的環環相扣,特別是在人物的畫相上麵,給人以遐想,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起來讓人篤思良久:考成法整頓吏治;“一條鞭法”開創財政稅收新時代;知人善任鞏固帝國邊防。張居正改革無論當朝還是後世,功績難以磨滅。
張居正是典型的中國古代文人,始終抱有家國情懷,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把報效國家社稷作為畢生追求。盡管他自身有諸多問題,但站當時的環境下,瑕不掩瑜。學識資曆威望比他強的人有,但是都沒有像他一樣做出這樣的成績來,幾乎以一人之力實現了短暫的明朝中興。
在大明朝烏煙瘴氣的黨爭中有這樣的成績,能夠在一眾內閣成員中脫穎而出、名垂青史,成為事實上的攝政王。我想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根本原因是還是張居正心中的“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其次,張居正是真正知人善任之人,善用循吏。無論是薊遼總兵李成梁,還是宣大總兵戚繼光,亦或是評定兩廣之亂的殷正茂,治水專家潘季馴,張居正真正做到了知人善用。戚繼光、殷正茂、金學曾等人在其手下如魚得水;反觀對徒有清流之名的海瑞不屑一顧。在張居正看來,能幹事、能幹大事,才是其用人的標準。正如當下對人評價的方法,要看主流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戚繼光也有行賄行為,但站在為國為民的角度,那點不檢點顯得微不足道。再次,張居正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打破常規創新。張居正挑戰整個儒家文化秩序,打破以何心隱為首的“心學”勢力集團,包括他的重要依靠,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雖沒有明確反對,也在心裏有所怨言。僅此一條就可以,就可以讓張居正永無翻身之時。
是要留個好名聲,還是要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選擇了後者。收取子粒稅、推行“一條鞭法”、實行考成法,從本質上說都是對傳統的挑戰,都是當時的創新之舉,都會觸動原有利益格局,都需要極大的魄力和能力。難道張居正不知道後果嗎?我想他是知道的,但是他還是做了。商鞅、李斯、王安石哪個下場好過?這個理,恐怕亙古難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