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心與行的較量
一場心與行的較量
我並不是是一個擅長演講的人,也不是一個特別愛表現自己的人,如果有一萬次上台的機會,那我一定是那第一萬零一個,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所致,我和家中的姐妹並不相同。所以,當我接到要參加培訓的時候,接到全員要上台講課的通知時候,我的內心是抗拒的,於是抱著一幅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加入了此次培訓。經過隆重的開班典禮和王院長精彩的講話,我的心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發現自己對培訓不再是抗拒,它似乎是喚起了我內心深處另一個自己,尤其是韓曉賓老師講的《麵對培訓的審判,誰是真正的罪人》,通過真實的教學案例,將我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一羅列,這個時候我就在思考,為什麼同樣的問題,經過別人這樣一說,會帶動大家的共鳴,讓所有參加培訓的人都覺得有道理,讓我第一次對演講和溝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利用兩個小時時間,讀了《即興演講》這本書,第一次全身心投入進書本,離開校園後,我沒有對任何一本書如此上心過,它似乎是另一個自己在召喚自己。
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恕我直言”,“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我說話比較難聽”等等,這些話千萬不要用作為開頭,去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反思一下自己,我在很多場合,都說過這樣的話,特別是和我的父母、親人交流的時候,都是不經過思考,直接說的。
其實這些是懶惰,不願意好好組織語言,沒有經過思考就脫口而出,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卻提前為自己開脫,哪怕說錯了,傷害到人了,還是有台階下的——因為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直接啊。
我們每天都會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講很多話。為什麼我們和朋友就能自然大方地對話,而當著很多人的麵就很難自然地說話呢?另一方麵,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很擅長在人前講話,卻很容易一不小心講得太長刹不住車呢?
演講前緊張是正常的,脫稿演講前特別緊張也是正常的。如果你想讓自己在講話之前不緊張,你需要確認的是自己的“知識庫存”有沒有儲備充足到讓你不用緊張。也就是說,你對自己的知識庫有沒有熟悉到針對任一題目就能將相關的典故、事例、概念、發展史與理論信手拈來。
瑞典導演英格瑪·博格曼說過,隻有經過充分準備的人才有機會即興創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領導、政治家以及教師都不會在臨場講話時緊張或者忘詞。因為他們對自己要講的信息內容已經熟悉到在何時何地都能從大腦中提取出來,經過語言的組織傳遞給他人。如果讓一個領導評價下屬的表現,讓一個政治家談對美國總統競選人的看法,或者讓一個數學老師解釋什麼是線性代數,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難事。可是如果要將這幾位互換一下說話的題目——讓企業領導講數學,讓數學老師談政治,他們未必就不會發怵。
我們每個人在談論自己熟知的東西時都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舒適區域中。最簡單的例子是讓任何一個有手機的人解釋手機應該怎麼用或者都有什麼功能,對天天手機不離手的拇指一族來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而即興演講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沒準備的情況下談論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書裏談到的方法可以拿來為工作和生活所用。其實即興演講本質就是溝通,這本書講的更多的是溝通背後的東西。所謂即興,其實並不即興,而是對你過去的人生閱曆、思考、閱讀、邏輯等的一次全麵考量。抓手、要點、結構體和呼籲行動,這是即興演講要成功必須具備的4個點。
抓手,就是能馬上打動聽眾的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一個點。抓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稱呼聽眾的名字,說一些與聽眾相關的話,講他們曾經提出的某個觀點,詢問他們的情況,提出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等。為此,你需要準備一些專業的學科知識(如果你是去做一場比較專業的演講的話)、一般性的知識和經驗性的知識。怎麼應用這些知識?請時刻關注你的聽眾,他們會告訴你答案,促使你在這些知識之間進行切換。所以,不妨多準備一些主題,以備不時之需。比如我們老師上課,如果提前準備好多份課件,根據那一天課堂上學生的狀態和表現,選擇合適的內容,效果也會比準備一份效果來得好。
《即興演講》這本書告訴我們演講不是張口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是有節奏、有計劃地讓聽眾接收到你的觀點並產生行動動力的過程。
對於演講者來說,準備工作有多重要?答案是準備決定一切。從這個意義來講,沒有什麼是天生就決定了的,或者說,即使再不擅長演講的人,都可通過後天的練習成為演講的高手。
人生兩張皮,一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多學知識充實大腦;二是口吐蓮花,能將所學以恰當形式展現出來。前者是一種自律,後者則需下一番苦功夫。
方法畢竟隻是方法,是“術”的層麵。要想真正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喚醒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經過一場心與行的較量,遇見另一個全新的自己。
(神南學院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