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峁礦業公司:聚力創新,推動智能快掘蝶變升級
青春與才華的碰撞,工藝與技術的融合,興起了一場煤炭行業掘進裝備工藝的“蝶變效應”,引發了一場工業的“變革”,加速了張家峁礦業公司的發展,也為整個煤炭行業的創新發展描繪了藍圖。
深謀遠慮 快掘從零到有的突破
“麵對如此好的地質條件,由於掘進設備陳舊,綜掘工藝落後,導致掘進任務不能按時完成,不改變現狀我們甘心嗎?”張家峁礦業公司領導層帶著這樣的初心,迎難而上,向著長期困企業發展“采掘失衡”難題發起了挑戰。
市場調研、專題研討、現場考察……張家峁人經深思熟慮,引進了快速掘進成套設備,並計劃在15212掘進工作麵打造首個數字化監控係統,並作為公司“智慧煤礦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來抓。雖然“掘進”到“快掘”,隻有一字之差,但卻意味著要從“理論、裝備、工藝、標準”上進行全麵的突破。
全員提速 技術從生到熟的脫變
由於新設備新工藝的變革,初期的建設步履維艱,為打破行業壁壘,讓掘進滿足采煤需求。張家峁人向困難發出“不”的挑戰。
請進來、走出去、線上微課堂、全員考試APP……各種素質培訓雨後春筍,助力專業人才蓬勃成長,解決一個個困難,攻克一個個難關。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為了不斷提升全員素質,張家峁人邀請廠家技術人員到掘進工作麵,麵對麵講解設備原理、手把手指導使用方法;組織技術骨幹深入神東煤炭公司馮家塔煤礦身體力行學習快掘係統采掘工藝。
技術革新困惑從難到易的減少
雖然張家峁人不斷克服重重困難,組裝完成了快掘設備,但是由於這套設備因為自身設計存在缺陷,加之井下複雜地質環境影響等一係列問題,月掘進三四百米,沒有發揮出預期效果。為此張家峁人頂著外界壓力和質疑,在第一次失敗的基礎上作出大膽嚐試,為快掘設備把脈問診“開良藥”。
“哪裏有製約,我們就從哪裏改起來”這是張家峁礦業公司掘進一工區區長宋立軍對職工語重心長的一句話。
從錨運破機尾行程30米的原裝轉載機改起,改裝為輸送長度61m,有效行程50m的橋式轉載機。自移式瓦檢、集成式材料架、自動卷帶機等創新項目,為快速掘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摸索到認知再到熟練,快速掘進速度從單班進尺20米、25米、30米……45米屢創新高。然而,問題還是不斷出現,橋式轉載機有效行程50米,又成為製約快速掘進的一大難題。
為此張家峁礦業公司立即組織工區技術人員和設備廠家溝通協調,巧妙的將原橋式轉載機分成兩段,設計出有效行程100米的兩段式超長橋式轉載係統。該係統既滿足了生產需要,又避免了轉載係統過長帶來的安全隱患。
脫變轉型業績從一般到領先的轉變
鋼是經過烈火和急劇冷卻中鍛煉出來的。在智能快速掘進係統建設過程中,經過張家峁人不斷克服重重困難,創下單班掘進65米,單日掘進突破120米,月度掘進進尺達到2702米的行業領先水平,實現了巷道掘支運平行作業和工作麵、地麵遠程集中控製、一鍵啟動,樹立了智能快速掘進的行業標杆。
路漫漫其修遠兮,張家峁礦業公司智能快掘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飛躍,興起了一場煤炭行業掘進領域變革的風暴,在智能化建設路上,張家峁人沒有安於現狀、裹足不前,而是以建功有我的決心,在奮進十四五的道路上,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