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何謂?青年何為?這是每個時代的發問,每位青年都矢誌追求著答案。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青春。
五四青年節之際,Bilibili網站發布了一個“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猶如給青年們的一封信,激蕩起青春之聲。時代的饋贈、個人的探索,彙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豐盛。一次與青年的對話,讓人沉思青春的價值、成長的意義。
麵對近代以來的民族危亡,青年們前赴後繼投入到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鬥爭,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第一次全麵覺醒;麵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有誌青年衝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懷抱,投身建設、興學助教;麵對改革開放的大江大河,青年們選擇了遠方,風雨兼程,砥礪奮進。有人說,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青年,總是與時代同行。中國青年始終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毫無疑問,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的青年,遇到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青年的新時代,也收獲了建功立業的人生機遇。時代托舉起青年,青年也定不會辜負時代。
今天的青年,擁有了更大的舞台,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一張網,地上縱橫的道路是一張網,愛情和家庭是一張網……文明世界就是一張網。”聯結萬物的互聯網,描繪出這樣一幅青春的圖景:B站UP主“努力生活的菜老師”在山區小學支教,用鏡頭記錄教與學的點滴;一群古琴愛好者身穿中國古代服飾演奏樂器,古今融合,傳統文化有了現代表達;一位在荷蘭的留學生用視頻傳遞學習方法,屏幕內外都是分享的樂趣……自信的、開放的、包容的、專業的青年人,正在用自己的生活態度、世界眼光打造一個活力四溢、創造無限的新天地。
磨煉是青年最好的“成長禮”,實踐是青年最好的“墩苗田”。
今天的青年,也以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尋求自身的存在。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神州大地,青年一代成為閃耀的群體。4.2萬多名援鄂醫務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後”“00後”;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暫停”後,一位小夥子拿起相機,記錄疫情下的城市,對外展現一個真實的戰疫側麵;一位“90後”程序員用計算機仿真模擬演示,告訴人們“為什麼還不能出門”,直觀有趣地科普防疫知識……那些父母眼中的孩子,成了國家的中堅力量,更是未來的發展希望。唯有從實踐活動中錘煉、從生活養分中汲取、從探索求知中發現,才能在拚搏奮鬥的“自我燃燒”中實現向上向善的“自我構築”,站在奇跡的肩膀上締造新的奇跡。
欣慰的是,每代人都不會讓人失望,那些質疑聲成了“矯正器”、那些批評聲成了“清醒劑”,可愛的年輕人用自己選擇的方式為熱愛的生活添彩,把人們的期待變成了前進的動力
夥伴們,我們讚美青春,也常常會聽到鞭策之聲。從“莫讓青春染暮氣”到“精致的利己主義”,從“娛樂的自我消費”到“空心病”“焦慮症”……每一代年輕人的成長都或多或少地伴隨著質疑、批評。對於青年,這也是自省、反思的機會。換個角度去理解、去審示,這也可以成為成長的滋養。。
你的氣質代表著時代氣質,你的風貌塑造著未來麵貌。
相信吧,青年人!魯迅曾言,“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無論在日常生活、工作崗位還是網絡空間,青年們若不能像山一樣靜止,就該像風一般飛揚,用智慧的、創造的、實幹的、革新的、擔當的姿態,播下一顆顆執著奮進、創新包容、開放多元的種子。作為“人生之王”的你我,迎著絢麗的“人生之春”,一定能在時代年輪上刻下“人生之華”。
時代的大潮奔湧,後浪推前浪,青年就是立於潮頭的“後浪”。在這個屬於青年的節日裏,我們用欣賞和讚許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創新創造;也相信,走在時代前列的青年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生氣勃發、高歌猛進,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為驅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複興凝聚起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