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華為在深圳舉行第二批10支軍團的成立大會,任正非等主要高管為軍團授旗。任正非表示,麵臨外界越來越嚴苛的打壓,華為要穩住陣腳,積極調整隊形,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彼時,距離華為第一支軍團——煤礦軍團的成立剛好一年。
華為煤礦軍團成立於2021年3月,是華為最早成立的五大軍團之一。而在此之前,任正非等華為高層就多次到山西、陝西和內蒙等省份考察,開始布局煤礦行業智能化。
當時,任正非在與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會談,並考察了山西的幾家重點煤礦後,確立了煤礦軍團的初衷:“幫助煤礦行業實現少人、安全、高效,讓煤礦工人可以穿西裝、打領帶去工作”。
一年中,華為不但從一個煤礦行業的外行深入到行業,幫助行業打造了首個操作係統礦鴻,實現了行業的智能化,而且將華為在智慧煤礦積累的數字化經驗迅速複製到礦山領域,幫助山東黃金、金川集團等企業實現了礦山智能化。同時,華為在5月10日的南非數字礦業峰會上推出了“智能礦山解決方案”,開始將腳步邁向國際。
可以說,成立一年來,煤礦軍團雖然麵臨了重重困難,但其行軍步伐穩健而清晰。
01“環境比我想象的還惡劣”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心把智能化複製到整個礦山行業,華為在煤炭行業深耕一年後,終於找到結症所在。
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拍攝完紀錄片《華為的100張麵孔》的智慧煤礦那一集後,不禁感慨“環境比我想象的還惡劣”。在他的鏡頭下,煤礦工人每天都需要在井下工作10個小時,貓著腰穿行在低矮的礦中,忍受著四處飛濺的煤渣粉塵,麵對被礦區的設備擠斷腿等隨時會出現的各種危險。其工作強度之大、環境之差可以想象。當竹內亮問“您最希望華為用高科技解決什麼問題?”時,一位礦工回答得很實在“第一是設備能輕鬆一些,這樣幹活兒就沒那麼累了,第二是工資提高一些。”
除了安全問題外,傳統煤礦行業還存在著從業人員斷層嚴重、資產管理紛繁複雜、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等嚴峻問題。
近些年,一些煤礦企業也在努力通過智能化的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但收效有限。華為煤礦軍團在多次考察各大礦區後,發現傳統煤礦在走向智能化的過程中,主要存在四大痛點:
第一,智能化基礎薄弱,專業人才不足。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煤礦企業領導層有強烈的決心做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但由於對轉型發展的意識、觀念、思路不一致,建設基礎薄弱,又缺乏數字化轉型方麵的專業人才,導致轉型戰略的措施執行和支撐保障不到位。
第二,信息孤島現象明顯,難以發揮數據價值。國能神東煤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新華就曾表示:“神東有1370多家主要設備供應商,13.4萬台各類設備,10餘類操作係統,500多種需要適配對接的通信協議。不同的設備裝置具有不同的操作係統,同一供應商不同時期提供的操作係統及應用也彼此不兼容,造成設備之間數據共享難,信息互通難,生產作業智能聯動難。”
顯然對於礦山企業來說,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平台、數字底座,讓設備之間的數據自由流動。
第三,煤礦全方位智能化建設難以批量複製。由於各大煤礦獨自進行自己的智能化建設,缺乏統一的架構和平台,難以將智能化轉型的成果批量複製到其他企業。
第四,缺乏自主可控的操作係統。當前,煤礦企業的主要操作係統都由西方國家提供,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威脅產業穩定和國家能源安全。行業急需一個國產的操作係統來打造統一的標準和架構,擺脫對國外係統的依賴。
麵對以上痛點,煤礦軍團該如何破題?華為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02“老城區改造”破題
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GE發現它的很多工業客戶都開始關注更高的生產率、利潤率和更低的能耗。但它意識到,隻靠升級設備已不足以使生產效率提高1%,於是敏銳地將目光轉向了軟件信息技術,將大型的工業機器與軟件等03manbetx 工具連接起來。這個連接人、數據和機器的全球化開放網絡,被GE命名為“工業互聯網”。
當時的CEO傑夫-伊梅爾特認為,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及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03manbetx ,就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學的限製,改變世界運行的方式。“工業互聯網”的構想和實踐在很長時間內為GE帶來了更高的收益,並幫助客戶節省了成本。
華為煤礦軍團董事長鄒誌磊在帶隊下了十幾次各類煤礦,並與其他部門充分討論後,得出結論:智慧煤礦本質上是工業架構體係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法也隻能是建立統一架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
如果站在現在看未來,看到的隻會是問題:各種各樣的瓦斯傳感器需要連接,液壓、支架、運輸皮帶需要互聯,智慧礦山做到無人化困難重重……
華為選擇的是向曆史學習。
過去十年間,消費互聯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而背後起支撐作用的是移動互聯網。2010年諾基亞手機最火爆的時候,整個移動互聯網行業行業有很多廠家,不同的架構和不同的數據標準,彼此之間很難做到知識、能力、經驗和平台的共享,更遑論人才共享。整個行業亟需統一的操作係統。在一片亂戰中,Google開發出的安卓操作係統順勢而出,並且支持開源,最終整個消費互聯網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持續至今。
鄒誌磊敏銳地意識到,煤礦智能化麵對著和當年手機操作係統類似的局麵,煤礦軍團隻有通過搭建統一的數字平台和架構,才能夠讓消費互聯網的故事在工業互聯網的煤礦領域重演。但是現實並不那麼簡單,華為不是在建一個“新城區”,因為不可能把礦下的原有大量設備和傳感機全部換掉,華為是在做一個“老城區”的改造。
03數字孿生:從煤礦到非煤礦山
如何搭建統一的架構?鄒誌磊認為,這個架構一定是分層解耦的。在軟件工程中,耦合度就是每層之間的依賴性,彼此耦合度越高,維護成本就越高,而解耦就是解除耦合關係,即最大程度地降低每層間的耦合度。
在架構中的每一層都由不同廠家建設,所以這些廠家之間不可能是脫離的,不可能由一個公司控製所有層,也不可能因為上麵的一個應用需要變動,就去改變下麵底層的傳感器,否則會帶來驚人的成本。
在搭建分層解耦的架構過程中,礦鴻操作係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它解決了礦山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在礦鴻係統中,基礎層是物聯層,煤礦行業的數千種設備將通過統一的數據格式、統一的接入接口連接起來。第二層是承載網,數字孿生要求實時反映礦山的問題,華為5G技術最大的優勢是低時延,這種低時延加上算力優勢能夠對煤礦下一步將發生的事進行實時預測。第三層和第四層是雲基礎設施和數字平台,在數據收集上來後,人工智能通過不斷地吞吐數據進行學習,做大量的替換,提高對風險的識別力。目前,煤礦軍團已經能夠在第一時間幫助神東煤炭集團識別出100種風險,並及早防範。在第五層,係統將幫助行業實現邊開發、邊運營,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
從2021年底開始,煤礦軍團迅速地把自身在煤炭行業積累的經驗複製到非煤礦山領域。
例如,煤礦軍團幫助山東黃金集團建設了國內首個金屬礦山大數據平台。煤礦軍團通過華為雲應用與數據集成平台ROMA Connect收集各係統數據,然後通過智能數據湖運營平台DAYU對數據進行治理,幫助山東黃金沉澱其數據資產,實現了數據管理的規範化、製度化和資產化。
同時,基於華為雲開發出的智慧安全、智慧物資管理、智慧溜井管理等一係列智慧業務,也有機整合了山東黃金旗下三山島金礦的信息化係統。
以智慧物資管理係統為例,山東黃金集團通過對多個係統數據的打通,有效地03manbetx 了物資的單耗及綜合應用情況,實現了物資的安全、智能化應用與03manbetx 。基於華為雲,通過AR、人工智能及相關算法,三山島金礦還實現了對全礦監控的有效管理,並通過智能識別實現了對全礦人員各方麵的安保管理。同時,係統還可以將分別采集自選礦、充填、排水、配電、電機車無人駕駛等項目的數據實時推送到決策者的手機上,幫助他們第一時間了解整個礦山的生產數據、設備信息以及自動化係統的數據,提高了管理和決策能力。
04星辰之後是大海
華為煤礦軍團為什麼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內將業務迅速擴展到整個礦山領域?除了已經提到的礦鴻操作係統、5G、F5G、人工智能等技術上積累的優勢外,我們認為還包括以下原因:
第一,軍團文化的優勢。在4月26日剛剛結束的華為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詳細解釋了軍團文化,華為的軍團借鑒於Google的軍團文化,是個集成型組織,包括銷售團隊、服務團隊、產品需求管理團隊、解決方案開發團隊、生態拓展團隊,一個團隊隻針對一個行業,吃透和最終解決行業最大的難題,從而整合華為的生態資源,縮短了內部的管理鏈條,讓研發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形成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煤礦軍團能夠在短短一年間形成完整的方法論,並成效顯著,與軍團文化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和滿足有很大關係。
第二,華為對人才的重視。華為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對人才的管理,任正非曾提到俄羅斯天才數學家幫助華為實現從2G到3G突破的經典故事。經過多年積累,華為形成了強大的人才組合,包括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近一兩年華為又大量招聘天才少年,他們中間已經有不少人成為煤礦軍團的研發隊伍中堅力量,反向使用5G,實現井下信息更高清、更全麵的效果,還通過複用黃大年的密度法等解決煤礦儲水層的識別問題,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
煤礦軍團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經沉澱了一定的方法論,是時候將這些方法論複製到金屬等非煤礦山領域。目前,除了前述山東黃金集團外,華為還與金川集團、南鋼、紫金礦業、寶武集團、鞍本、五礦、河鋼等頭部金屬礦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2021年華為講好了煤炭行業的故事,2022年華為開始非煤礦山的征程,星辰之後是大海!華為將聯合160多個解決方案合作夥伴和60多個設備夥伴出征海外市場,首站是南部非洲、拉美和俄羅斯等礦山市場。
華為煤礦軍團的願景是:把數字技術帶入每一座礦山,煤炭的,非煤的,中國的,全球的。
注:作者之一曹惺璧,係藍血研究院特約評論員;作者之二哢嚓,係藍血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