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孟夏話秋憶高考(紀實散文)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22-06-09 16:14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孟夏高考紀實散文

  孟夏話秋憶高考(紀實散文)

  ——我跨世紀的兩次高考經曆

  文/劉培華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各具色彩,可詩可敘,可頌可揚。四季中我偏愛秋天,對秋情有獨鍾。詩人筆下的秋天有詩情畫意,文人筆下的秋天有收獲溫暖。碩果累累,丹桂飄香,春華秋實,即是文人對秋之讚美。人生征途上,總有重要的節點被銘記,對我而言,1978年秋天的故事最是難忘的,不僅因是收獲的季節,還為情暖如春,不是春天勝似春天,這年秋天,我高考中榜。歲在辛醜孟夏,述說別樣秋之情愫,體味秋之美秋之夢秋之韻,回望春耕夏播秋收冬藏(春季補習、夏季高考、秋季錄取、冬季入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時代造化人,思到心酸處,叩首謝鄧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引自《秋詞 》[ 唐 ] 劉禹錫),是為題記。

  (一)引子

  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早晨駕車上班,看到在一些學校附近到處布滿了路障,年輕的警員騎著摩托車來回巡視,方知一年一度的高考來臨了,心頭為之一震,看到高考,凝重的記憶衝破閘門傾瀉而出,讓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跨世紀的兩次高考經曆。

  高考如此牽動人心始於何時我不得而知,但從上世紀的77年恢複高考之後,高考就一再被關注並一再被強化。曾聽人說沒經曆過高考的人生不是完整的,說得也許有點誇大其詞,不過,我認為,經曆過高考的人比沒經曆過高考的人會對人生多一層感悟。

  掐指一算,今年是恢複高考製度44周年,高考對於那些經曆過的人來說,總是要在其人生的軌跡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高考對我而言,終生難忘。迄今為止,自己兩度參加高考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場人生經曆。作為人生拐點的高考,距離我已近半個世紀了,回憶當年的高考經曆,感觸良多。高考留給我的深刻記憶,除了拚搏、奮鬥、堅持、不棄,還有些許遺憾,其中幾多感慨,幾多無奈,幾多驚喜,幾多苦澀,它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浸透著汗水、艱辛、酸楚,容納了理想與現實,信念和勇氣。

  44年在時間的長河裏自然是倏忽一瞬,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卻是漫長的一段。和千千萬萬參加過高考的人一樣,我因兩次高考,由一個農村孩子,通過高考進了城、上了中專、當了工人、穿上了皮鞋、吃上了國家糧,而改變了命運,改變了人生軌跡。那是我20歲時期的命運轉折,那是父母多少年的辛酸與盼望凝聚的時刻。而我的高考似乎又區別於他人,有別於如今的高考和中考,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因其另有一點獨特:我是1974年初中畢業在家務農距離中斷學業四年,連續參加了兩次高考,不是現在的“複讀”。一次是恢複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高考,因政審未過落榜;第二次是1978年,春天在利津縣永新河水利工地複習,夏天參加了高考。連續考了2年勉強考上“中專”技校。在77、78級學生中,相信像我這樣參加過兩次高考而最終走出農村走進校園的人很多,我既是不幸者又是幸運兒,所以,應該感謝高考,感謝它給了我們農村孩子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

  這些故事對我來說刻骨鏤心,曆經的歲月越長久,它梗概得溝魂越清晰。相信一定能感染打動那些即將經曆、正在經曆和已經經曆過這一階段的朋友們。

  我1974年初中畢業回村務農,那時還處在“文革”中期。因著教育要革命,高考早在1966年“文革”之初就停止了。我是農業戶口,隻能回家種地。身份如我者,屬於讀了幾年書回家的人,既不是“下鄉知識青年”也不叫“回鄉知識青年”(非農業戶口身份回到父輩故鄉的知識青年)。下鄉、回鄉知識青年在農村時確實吃過不少苦,但他們和我這樣的比起來還是幸運得多。於是,我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地當起了農民,隻是空閑時還喜好看點書,有時還學著寫點東西。就是因為有這麼點小長處,我就經常發個小通訊,被利津縣廣播站聘為業餘通訊員,經常被招去辦個學習班什麼的。在“惹著隊長幹重活、惹著保管換秤砣、惹著會計鋼筆戳、惹著書記沒法活”的年代,我又怎麼能不規矩就範呢?緣於此,我就心甘情願在家務農。

  正當我安分守己以此為業的時候,社會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文革”浩劫十年,以“四人幫”的倒台為標誌宣告結束。1977年冬季,劫後複出的鄧小平積極推動,支持恢複了中斷11年的高考。一時間,有準備的、沒準備的,水平高的、水平低的,老三屆(1963、64、65年入學的高中生)的、剛畢業的,幾百萬人參加高考,陣容浩蕩而悲壯:夫妻同考、兄弟姊妹同考、父子母女同考,凡是在範圍的都想一試身手,對此我是充滿信心和希望的。大家都明白,恢複高考曆史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機遇。當年的同學、老師們分別給我捎信予以鼓勵,昔日的同學也紛紛說我有了出頭之日,就連不怎麼識字的鄉親們也都笑著向我說自古土是埋不住金子的。跟所有考生一樣,我也急於通過高考一舉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飛出小地方,爭取大出息。十年寒窗(從64年小學一年級到74年初中畢業),四年勞苦,等此一搏。按當時的規定,大學和中專是能兼報的,我義無反顧地報考中專,也就是說我參加的不是當今實實在在意義上的“高考”。

  然而造化弄人,我77年高考的分數超過了中專錄取分數線,體檢也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年我卻沒能拿到本應拿到的入學錄取通知書。我磨難的高考故事至此才算真正開始了!

  絕大多數學生隻與高考結緣一次,我卻與高考結緣一世,刻骨銘心。

  (二)落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977年10月,恢複高考的消息發布,廣大青年歡欣雀躍,奔走相告,頓時感到光明在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1977年12月臨考前一段時間,大多數準備高考的青年和家長都有一種興奮的情緒,全民都在議論恢複高考這件事,整個社會的神經都被高考所牽動。每個中學都為自己的各屆畢業生輔導備考,每一場輔導課都擠滿了聽眾,每一個精於輔導的老師都十分受人尊敬,每一個善於答題的備考者都受到人們的欽佩。

  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季,考試時間全國統一,但試題好像是以省為單位擬就的,而閱卷似乎是在地區。成績雖然不公布,但當時的保密還沒有嚴格到現在的程度,隻要在招生機關裏有熟人是能打聽到分數的,錄取線也大體是清楚的。我的分數是大大超過了我所在地區中專錄取線的。當錄取通知陸續發出的時候,我還在家認真而焦急地等待。有時實在按捺不住,也走出來豎起耳朵四處打聽。能夠了解點情況的人好像有意回避我,慢慢地我也逐步聽到村裏對我考學的議論,後質詢公社教育組最終真相大白。

  全國高考從1966年“文革”開始中斷,到70年代後以基層推薦的方式代替考試招收工農兵學員,剛剛恢複的高考政審鑒定是非常嚴格的。1977年“文革”剛剛結束,“兩個凡是”還左右著全國相當的局勢,剛剛恢複的高考自然也不例外。檔案裏設有考生所在單位的“政審鑒定”欄目,像我這樣的考生所在單位自然是生產大隊了。我村書記(那時因是村革委會主任故人稱張主任),對我的政審是很“關注”的,先寫了我“身體有病,國家不能培養這樣的人”之後,又將家父是國民黨員的曆史問題加入政審材料,堅定不移地結論我“政審不合格”。最終白紙、黑字、紅章,一個政審不合格的結論放進了我的高考檔案。

  在那個噩夢剛醒的年代,社會思維的慣性還很強勁,誰會為一個政審結論不合格的考生去多做什麼呢?政審老師也無奈。自然,我的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不是因為成績不夠,是因為政審不合格。我這個政審不合格者,並非地富反壞右後代,原因有二:父親原國民黨員、我身體有病。父親國民黨員不可辯,但所謂身體有病是1974年我因胃穿孔動過手術。或許是在農村不知輕重地幹了些與年齡不相稱的體力活,以致積勞成疾,1974年我患了一場大病(胃穿孔),手術後半年完全康複。政審不合格,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嗎?還是我的前輩囑托得我好:來日方長,小不忍則亂大謀啊!麵對那些關心我的人們,我由衷感念,我說“考學誌願倘不遂,三進考場心不灰”,當然這是後話,第二年即如願了。

  第一次高考落榜,因與再上學擦肩而過,當時,很失落,很絕望。那年,我村同考的3位考生隻有發小薄學鋒考中煙台水產學校(後任東營市海洋與漁業局專家退休),看到他在家長的陪伴下高高興興去煙台上學時,我幾乎絕望了。不是因為分數沒過線,而是因為政審被刷下來了,我別無選擇,隻能接受命運之神的安排。

  恢複高考首批錄取之後不久,有關方麵發文1978年7月繼續招生,兩次招生之間隻有半年之隔。78年的春天來了,雖初暖乍寒,但畢竟綠回大地,各種花朵也次第開放。雖有“三進考場不灰心”之信念,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找到村書記,挑明了我參加高考沒被錄取是大隊政審的原因,主任除支支吾吾予以否認外,剩下的就是顧左右而言他了。其實我也知道,居人矮簷下是不能不低頭的,胳膊再硬是扭不過大腿的。我對繼續參加高考的申明是堅定的,但請求主任日後開恩的語言也是真誠的。主任的語言也很溫暖,說青年人要有誌氣,上大學是好事,在家務農幹出成績也不是沒出息。這時離7月的高考還有不到4個月。77年冬天高考通知的時間比較急促,考生大都沒有多少準備,而78年的高考因為備考時間較長,競爭勢必就更加激烈了。有首次高考的體驗,我對新的高考又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然而我高興得太早,萬萬沒想到備考之路陷阱重重,艱難困苦幾近令我滅頂棄之!

  (三)發配

  考大學,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生的重大轉折,尤其是對我們這些50、60後的農村青年而言,久處知識饑渴狀態的77、78級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高考好似魚躍龍門。

  人們說春天是容易讓人發困的季節,而1978年春天的我卻格外有精神。與我遭同樣命運又再次備考的王學理當時在村裏是赤腳醫生,衛生室與大隊部毗鄰,是單獨的房間,有辦公的桌椅。勞動一天後,晚上我們就來這裏挑燈夜戰複習備考,疲憊了就在地上鋪上褥子和衣而臥睡一會兒。說實的,有時是要通宵達旦的,畢竟白天的勞動強度並非很大,但夜晚的複習仍然繼續。那段時間邊勞動邊複習確實很疲勞,但對備考的我們來說太無所謂了,我很知足、很充實。他文科棒,我理科強,我爺倆(我們是發小,有表親,他叫我表叔)相互學習輔導,取長補短。

  上學時處在文革後期,同齡人或許還記得:有高考時張鐵生的交白卷,有黃帥的“不學ABC,也能做接班人”的影響,本就學業不紮實,沒學到多少文化,加之土裏刨食荒廢4年,學到的那點可憐的知識都就著粘粥飯一忘而光還給了老師。坦率地說,務農4年中哪有時間學習啊?4年之後再讀泛黃卷角的課本,如讀天書,一切幾乎從零開始,可想複習之難度……隻好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當年的“考友”裏,有誌文科的背功都相當了得。學理賢侄(我們有表親)即是典型,他背題時是這樣的:把在複習課本上要記住的重點題撕下來拿在手中,十冬臘月,穿著件小棉襖,籠著手在外麵溜達,弓著個腰,嘴裏念念叨叨,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老太婆。我倆相互提問時:來,考你一考。他才把手從袖子裏掏出來,袖子裏還有高考複習材料,他把這東西遞給你。不管你問哪道題,他先告訴你答案在第幾頁,第幾自然段,然後就像炒豆一樣背起來,在句尾斷下來,告訴你這裏是逗號還是句號。當然,他背得一個字都不錯,連標點都不錯。對這種背功,我是真心羨慕的,也是望塵莫及的。至於我自己,一背東西就困,那種感覺和煤氣中毒以後差不太多。跑到外麵去挨凍倒是不困,清水鼻涕卻要像開閘一樣往下流,看起來甚不雅。我覺得去啃幾道數學題倒會好受些。

  我記得當年準備了一道政治題,叫做十次路線鬥爭,它完全是我的噩夢。我記不住錯誤路線代表人物的名字,“十次路線鬥爭”每次鬥爭都分別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一記清,弄得我頭大如鬥。坦白說,臨考前一天,我整天舉著雙手,對著十個手指一一默誦著一二三……總算是記住了十次所有的左和右。——可恨的是,這道題還沒考著。

  那年,我是在大隊的“場院”裏勞動,集中收獲莊稼、打曬收藏糧食、圈養牛羊、管理生產工具等。我幹得好好的,大約是1978年過年初幾的一天,我正吃早飯,很少到我家串門的主任突然來了。我真有點誠惶誠恐,坐立不安,而主任卻和顏悅色。他告訴我說,過了十五要我上扶,去永新河(草橋溝)水利工程。主任這個決定對我來說是突如其來,我又正在複習的關鍵時期,不願意去是自然的事,但我不能說影響複習啊,說完,主任就倒背著手走了。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我的眼睛真的模糊了。對了,寫到這裏我要補明一下,我所在的大隊是當時縣裏樹的學大寨典型,大隊主任兼著公社常委、縣革委會委員,省裏都很出名,在縣裏、公社裏說話很有分量,一般幹部是不容易和他說上話的。主任讓我上工程我能不去?真不去將又是何等結局?我近乎空白的腦子裏隻剩下了聽天由命。稍事鎮靜後,我就決定去上工程了。“高考”過不了政審關不成“白考”了嗎?我得服從,我得好好表現,考好考歹在其次,我需要過政審關啊!當天上午,我到北嶺供銷社去買小推車上用的襻(兩頭固掛在手推車把柄端、中間搭在推車人脖子上用作助力的帶狀繩索),正月十六,我卷起鋪蓋卷,推上我的獨輪推車,捎上我複習的課本和資料,和全體社員一起駛向30裏開外的永新河工地。此次我雖知是刻意發配,但我心裏倒很釋然:命裏攤一鬥,走遍天下是十升。

  春風吹得和煦,百鳥也在爭鳴。蒼天最終有眼,暗佑我化艱險為夷平!

  (四)轉機

  1978年,於國家而言,是曆史的轉折節點之年,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值得紀念的一年。這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撥亂反正,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曆史的車輪在時空的坐標上,駛入了嶄新軌道,改革春風撲麵而來,人們激情迸發,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從此,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國家走上了迅速發展之路,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

  回憶1978年秋天,每個人都有自己感慨和要想說的話。經曆過這個時代的每個人心中永遠不會忘記這年所發生的曆史性的變革,這年有很多人改變了人生,也給他們畫上了完整的人生坐標,而我即是其中最大受益者。於我而言,1978年秋天是不一樣的最美的秋天,這年的秋天,是我人生的轉折點,是我新生命的起點,是值得紀念的秋天。不僅是對秋天金色美景的眷戀,豐收果實的貪婪,而是因我在此時收獲了夢想,收獲了希望,同時收獲了愛情,改變了命運,開啟了我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在我心底燦爛了四十多年,永遠銘記難以忘懷的秋天!

  1978年春天我受命上伕(也稱出伕、掘溝、上工程、上壩或抬壩),參加了永新河水利工程。永辛河是縱貫利津縣境中部的一條灌排合一的河流,排水最終注入渤海。這次施工是加寬附帶清淤,據說設計底寬40米,上寬60米,深3米。全縣約有3萬基幹民兵組成的攻堅隊伍集中在下遊地段會戰。高音廣播喇叭除了播送通知、播放口號,一直在輪換播放《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社會主義好》等“流行歌曲”,工地上紅旗招展,熱火朝天。大隊為連編製,公社為營編製,全縣編製為團。我村去的是一個叫做“八裏疙瘩”的地方,大約下午5、6點的樣子我們到了目的地,帶的鋪蓋先放在一邊。我知道睡哪裏不是我說了算的,這要由帶工的來安排。趁此時間,我在周圍轉了轉。這裏很難叫做村莊,住戶稀疏而散落,四野空曠,風坑沙蓋,老遠看不到一棵像樣的樹木。而此時卻炊煙嫋嫋,頗有人氣。因為民工聚集,原有民房的間隙和外圍紮起了很多窩棚,這些窩棚有地上的,也有半地上半地下的。我們大隊進駐工地稍早一點,租賃得裏外牆還沒泥的三間(兩明一裏)土坯房,民工相依席地而睡。

  晚間,帶工的薄隊長(也稱連長)把我安排在了西邊裏間靠牆的位置。我對這個安排很滿意,這裏空間小自然住的人少,靠牆與我複習有利,至少對別人的影響小。第二天一早上工前,大哥幫我在我帶來的手推車上拴好簍子(用荊條或柳條編的條狀筐),還在兩個簍子相隔的小車蓋上綁上秫秸杆(這樣可以多裝土的),然後說,你就用自己的小車推土吧,自己的家什自己愛惜啊。憑心而論,初中畢業四年我雖幹過挖溝修渠的活,還真沒上過大的水利工程,即便是推小車也是輕來輕去,這回是在劫難逃了。春天的天是很長的,早上5點起床,晚上8點收工。而我們上工程的勞動時間是三大段,就是一大早5點吃完飯上工地幹到中午(其間有大約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可抽煙、解手、喝水什麼的),中午送飯到工地;下午再幹到4點多,吃貼晌飯;天黑8點多回駐地吃晚飯。這樣一天下來在工地的時間總在15小時左右,純勞動時間接近12小時。對精壯勞力來說,這或許不算什麼,對瘦小單薄身軀的我簡直就是摧殘了。工地上還有兩種比推車輕快的活,一是“拉耙”,就是把從溝裏推上來的土倒到規定的地方後專門用耙子將其整平的活,這是個技術活,一般由帶工的或年長者擔當;二是“拉鉤”,就是用一鐵鉤抵掛在小車輪子前麵的橫框上再把與鐵棍相連的繩索挎到肩上幫著推車者拉車,這個活是用拙力氣笨力氣的活。而“拉鉤”也有兩種拉法,一是用人拉,一人或數人;二是人牽著牲口拉,自然牽著牲口拉的是個體麵活。幾天下來,我推車時常東倒西歪,連長當眾沒少挖苦我,什麼認字擋不了推小車了,什麼上了大學就用不著上工程了。我這時什麼也不能說,隻恨自己體力不好鍛煉太少。

  水溝挖到後期,從上麵看底下的人很小了,挖出的土堆成壩,這麼多土,都是推車子運上來的。車子裝滿後,用繩子上的鐵鉤鉤住車頭,上麵的拉鉤人背著繩子拉著車子向上爬,推的拉的渾身泥水汗水。數不清的車子在爬坡,數不清的“纖夫”低頭俯身,用人力把滿載的車子從泥濘的陡坡拉到頂上,場麵非常壯觀。

  活是累的,說不出的辛苦和心酸。盡管如此,夜晚我還是堅持在用墨水瓶製作的小煤油燈下複習,沒了煤油就偷偷到下“夥房”裏去要,忙飯師傅怕讓隊長看見。用過幾次後,忙飯的師傅說隊長知道了囑咐過不讓給你們,不然會挨批。之後就再不給了。難辦的是打煤油要到好幾裏路外的供銷社去買。白天高強度體力勞動,晚上拚命複習功課看書演算習題到深夜,想再多背一點,多做一道題,第二天不到6點就起床。太苦太累……由於過於勞累,體力腦力透支,有些難以支撐,曾有段時間想放棄。第一家庭條件不怎麼好,我實在不忍心為了考學繼續讓父母辛勞供養;第二我已經初中畢業,也差不多了,讀書到此吧;第三我也過了十八歲,該自己承擔所有了,第四認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有莫強求。

  當時,我大哥也在工地上,父母姐姐家人得知我情緒波動,捎話給哥,哥看到我如此煎熬,時常勸導:“你不用那麼拚,咱也不用擔心,還有很多路可走!”因為他們的開導,我漸漸調整好心態全力以赴!父親讀過私塾,多少有些“家學淵源”吧,鼓勵我不要放棄,翌年再考。還搬出了他著名的“蚯蚓理論”:做人不能學蚯蚓,光知道往鬆土鑽!

  俺村與我同時備考的還有王學理、張金利、李國忠、董德光等,他們得知後也紛紛鼓勵我,後來我和王學理考取了,他們也為我們祝賀送行,因為,都是追夢人,我們這群農村孩子就是這樣,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在積蓄著力量,希望就這樣生長著,都想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高考的確會改變人生之路,對農村孩子尤為明顯,高考,那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作為貧苦農家的孩子,沒有什麼路比讀書上學更好走了。所以農民子弟參加高考更像是在走人生的獨木橋,通過了,那邊便是絢麗的人生,通不過,就要在這邊跟祖輩父輩一樣躬耕。

  再次進入備考狀態,好多複習題不會做,我心急如焚,非常地焦慮不安,無數次想過放棄,又無數次咬著牙說服自己努力堅持。利用所有的零碎時間背書做題,強製自己每晚必須弄懂一個知識點,逼自己查漏補缺不擅長的科目……聞雞起舞,挑燈夜戰,習以為常,工地宿舍兩點一線枯燥乏味,堅持著忍耐著,抓緊時間、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直到最後的那一刻,戰勝自己,贏回夢想。想到自己當年迎接高考前的狀態,各種壓力各種複雜情緒各種矛盾糾結……簡直不忍心去回首。我找各種方法給自己解壓放鬆,卻適得其反,當我無意中看到不遠處已經發黃成熟的野穀子在隨風擺動,還有地裏的麥子也快要收割了,我也要去高考了,突然間心中有了觸動,似乎明白點什麼,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到了該收割的時節,不管籽粒是否飽滿,植株都會發黃停止生長,散發出成熟的味道,夏風帶來收獲的喜悅,我的高考何嚐不是如此,不管學了多少,到考場上隻管“收割”,最壞的結果大不了沒有錄取,我還有以後的幾十年人生,就像穀子麥子一次收割不理想,還有好多好多以後每季的機會,再說,怎麼就一定會是最壞的結果呢,我想得有點多!

  無奈時,我也曾私下請求去做“拉鉤”的活,隊長說都拉鉤誰推車?他有時在我身邊抽煙也偶爾流露出些許惻隱之心。我向哥要了1塊5毛錢抽空去丁河供銷社買了一條金魚煙,用粉連紙包好晚上偷偷塞給了隊長。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行賄。有一天晚飯後已經天黑掌燈了,我趴在地鋪上看書,隊長坐在我“鋪頭”說:溝越掘越深,靠人拉鉤已不行了,咱主任給送來兩頭牛,你明天就不用再推車了,就牽牛拉鉤吧。溝挖到2米多深了,坡度長有十幾米,兩邊很陡,換成用牛拉鉤很省力了,比推車更是輕鬆百倍。晚上複習信心倍增,動力十足。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一直到工程完工,大約有兩個月,而此間我用之於複習的時間一天累加不少於5、6個小時。辦學習班的通知一直沒來,我也樂不思蜀了,在這裏複習比在家裏的時間還充裕,而且引不起特別注意。

  不管怎麼說,我這次出伕從備考角度來說成了一次命運轉機,算是塞翁失馬了。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怎麼挨過這一個月呢?我在為既要政審過關又要成績理想而忖思。我祈求上蒼再睜睜憐憫的眼睛,讓我的備考能再順利一點。

  我曾無數次地假設,我自己則認為,在心態之外,最重要的還有永不言棄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如果因為病痛勞累就一蹶不振,如果因為第一次落榜就選擇放棄,如果沒有把一次次失敗當作前進的動力,如果沒有抓住分秒的時間去努力,我必然就將與理想失之交臂。

  (五)中榜

  水利工程直到麥收才結束,回家過完麥秋,我參加了公社教育組組織全鄉備考人員舉辦的培訓班(當時稱補習班),就這樣我又迎來了恢複高考第二年1978年的高考,同時,與老伴相識相戀收獲了愛情。時光無情,轉瞬即逝,細細算來,距今又已43年的光景。足以模糊掉許多記憶,然而我還是時常會夢到考場上握筆答卷的自己,高考離我似乎又並不遙遠。

  和當時絕大多數人一樣,我抱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心情走進考場。拚了!人生大考。

  從我家到陳莊公社考點有6-7公裏,印象很深,我和同村好友騎自行車去趕考。想到高考,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麵是那天清晨,我緊張又興奮地平生第一次踏入利津二中的校門(考點),走進考場,深呼吸,提起筆,開始書寫上學十年學習生涯的答卷。

  高考過後迎來了漫長又短暫的糾心的等待。高考結束了,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最難熬,很想馬上知道結果,又害怕知道結果。當時高考信息來源麵較窄,隻有等待!相信上天總會眷顧那些一直努力奮鬥的人。

  高考後很久仍沒有實感,直到接到錄取通知書,才真切有了要離家求學的感受。最終,放榜了,我又一次僥幸上榜,順利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記得那年秋天,我在離家很遠的水利工地幹活,有人去公社回來捎回了錄取通知書,我姐姐跑到工地舉著《錄取通知書》上氣不接下氣地高喊著“安民(我小名)考上了!安民考上了!”

  當我拿過通知書時,心花怒放,一蹦三尺高,扔下鐵鍁,情不自禁地舉著喜報歡呼起來:“噢,噢,我考上了!”高興得在田野裏奔跑起來,一路小跑跑回了家!百感交集,當時的感覺就像中舉,長時間沉浸在考中的興奮中。此時情形不亞於範進中舉,有過之而無不及。民兵肖連長調侃說:劉家祖墳冒青煙了!

  當年,我的高考成績是總分297分,這成績在當時是相當高的,在同齡人中更是很高的。我的初中同班同學楊俊玉全縣第一,考取勝利油田技術學校(後任勝利石油技術學院教授退休),我以全公社第三名的成績考取山東煤礦洪山技校。當年大學大專中專統一填報誌願,誌願有兩欄:大學(大專)、中專(技校);每個考生可以填三個誌願。當時確實不懂中專技校、幹部工人的區別,專門找了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本家兄長、我非常敬重的教育家(當時我們劉家有頭有臉的知名人士)劉培河大哥為我參謀填報誌願。當時我的想法願望很簡單樸實、也很真實現實、更很單純:就是解決戶口,走出農村。因初中畢業時年齡小,身板單薄,加之體弱多病,欺不動活,幹不了農活吃不了苦,才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鑒於第一次的落榜打擊,不敢奢望太大,考慮我舅舅在洪山煤礦工作,方便關照有所依靠,所以第一誌願填報了山東煤礦技校,第二、第三誌願誌願分別是沾化師範、惠民衛校。當時還考慮年齡分數比偏高,在是否服從統一分配欄中,填了“服從分配”四個字的緣故,最終結果第一誌願錄取,雖然不盡滿意,但還是大喜過望。

  夢圓,平複了1977年沒有考中的沮喪和不甘。那時剛恢複高考招收的學校和學生都少,錄取率沒有現在這麼高,那年俺村同時考出去俺倆,王學理(原東營市二中副校長)考取山東師範學院(今山師大),他考的是大專,我考的是中專技校,全村為之高興。為此,兩家輪流擺桌請全村人喝酒吃飯慶賀(現在叫升學宴),外村親戚六人也都來家祝賀。那些天,我們家比過年還熱鬧高興!父母多日愁苦的臉也笑得好像連皺紋都舒展開了。

  入學前,母親給做了裏外三新的被褥,我跟娘要錢自己買了心怡的草綠色軍裝褂子,深黃色條絨(燈芯絨)單褲,置辦了全套行李。我大哥還專門去縣城為我買了一雙皮鞋,為此,入學後而失去了享受國家助學金的資格。但我不後悔,一直穿到畢業。

  1978年10月13日,我揣著錄取通知書,家人送到鄉村老台二(村名)長途汽車站點,自己背著母親準備的被褥行李,提著帆布行李包(該包工作後也一直用,至今還留存沒舍得扔),興高采烈地踏上了當時唯一一趟到淄博張店的長途汽車,開啟了我們的嶄新生活。就如同國家的命運一樣,我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長到這麼大,除去到過幾次利津縣城外,這是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一路上,我望著漸漸遠去的家鄉,想象著即將開始的生活,腦海裏反複回放。初到張店大城市,感覺一切都新鮮,在等公交車的空閑時間花錢在張店火車站照了一張相。再轉乘公交車到淄川,入學報到,成了中專技校生。

  我們這屆同學年齡差距有7、8歲之多,有應屆初中畢業(俗稱小中專),有高中畢業生,還有如我等畢業若幹年後的考生。記憶最深的感覺最新鮮的是學校露天放電視,看新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同學們歡欣鼓舞。我非常珍惜如此來之不易的學習生活,在校學習刻苦,生活簡樸,在學校吃飯多買粗糧,剩下的錢我給姐姐買了當時城市最流行的在農村不可見的帶皮領子(毛領)的小大衣,她很喜歡,在出嫁時才穿上。

  如今,當我回想起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獨特經曆時,當年落榜的遺憾心情早已平複,留在我記憶裏的隻有感恩。如果沒有高考,我不知道現在會身處何方;如果沒有高考,也許今天的我會是另一種命運;如果沒有高考,也許我的人生故事又要重寫;如果沒有高考,就不會有我如今美滿的家庭(我與老伴是在那年高考補習班相識相戀相愛的,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獲,當年我外出上學,她落榜幹了民辦老師);如果沒有高考,更不會知道人活著的意義和奮鬥的價值……無論是作為一個人成長的體驗,還是作為命運的轉折點而言,我都非常感謝兩次高考,因為它,我的人生就此發生改變,有幸享受退休養老的生活、有緣舞文弄墨、有回憶記述往事之機會能力和功夫。

  後記

  又是一年考試季,高考、中考隨風而來,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考場上將青春變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發點,青春也因充滿奮鬥和激情而洋溢著美好。“數載苦讀,今朝試劍”。高考,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是莘莘學子有生以來的大事;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見證過一代代人的青春時光,承載著萬千家庭的期盼與夢想。

  6月的7號8號已是全國社會、媒體、考生家長們矚目的焦點,每年一度,年年如此。高考這一接力棒不知還要傳多久?

  中國古代有“三十年為一世”的說法。有的事情過了30年再談起來恍若隔世,但回憶起1977、1978年的高考,卻恍若昨日。回首尋夢歲月,我無緣天之驕子,沒有經曆大學時光,是女兒和兒子圓了我的“大學夢”,亦再無遺憾可言。在這些年中,我也參加了國家承認的另一種可以得到文憑學曆的學習方式,就是自學考試,也是四年的時間,拿下了漢語言文學專科的一紙大專文憑,所有課程全靠業餘時間自學,對我來說,還算順利,畢竟有不錯的學識基礎,當年我的高考成績,如果報考不保守就可達成我“上大學”的願望,隻是沒有這個“如果”!

  人們總說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雖然,一張考卷早已不是決定個人前途命運的唯一憑證,更不是成才的唯一鑰匙,但它依然寄托著莘莘學子不負青春的誓言。應試教育的當代,高考依然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依然是無數學子實現夢想的橋梁;依然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拐點。就我的經曆而言,“保持好心態”“重在過程”“正確對待每次考試的成功與失敗”,這三句話就是臨近高考前我最想送給各位考生的錦囊妙計。在此,我想告訴即將高考的學子們,高考隻是一場考試,希望同學們都能輕鬆麵對,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你們走向勝利。高考確實是一次重要的考試,但絕非是決定人生的唯一,如果以一生的時間長度來看待高考,它就會顯得很不起眼,所以實在沒必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這些隻是一個過來人的看法。

  高考對於大家來說,是高中年少純真的結束,是大學自由灑脫的開始,是每個學生的人生大事,也是每個人最值得回憶的青春故事,記憶都封存在時光裏。有時和女兒兒子聊起高考,聽她們自己銘記的高考故事,仿佛我也回到青澀懵懂的年紀。真實再現那段尋夢歲月的心路曆程以及刻骨銘心的拚搏之路。女兒是2003年高考,已經過去整整15年了,那年的高考因來勢洶洶的非典,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從“黑色七月”變成了“黑色六月”,讓每個人充滿著恐懼,不允許家長陪考,考生心情也不同於往年。

  人生就當如此,永遠相信奮鬥的力量。你們生在這樣美好的時代,能夠健康平安地享受高考,這不僅是實現華麗轉身的支點,同時也是責任與當擔的起點。

  在高考來臨之際,此文也算是我這位1978級考生為紀念恢複高考44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

  2021年,願每一個高考學子都能高考圓夢,給自己與父母一個滿意的答案。祝高考學子們金榜題名,大展宏圖!

  同樣期待莘莘學子們最美的秋天。高考進行時,伴廣大學子一路同行!

  最後,祝所有的考生:得償所願,不虛此行,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盡可期待!

  鄉隱居士

  辛醜孟夏寫於黃河入海口鳴丁書屋

  作者簡介:劉培華,筆名:鄉隱居士,57年生,利津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煤礦作協、山東省散文學會、東營市作協會員,《東營日報》特約記者,《利津商業史話》編委,《中國鄉村》雜誌編輯。作品發表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台。

  聯係方式:

  姓名:劉培華

  地址:山東省東營市開發區北二路與康洋路交彙處電商小鎮18號樓201室

  郵編257091

  電話:18562110938

  Emai:lph57@163.com

  QQ:498541421

  微信:13854661825

  開戶行:中國工行山東省東營市東城支行

  卡號:6217211615000737183

  孟夏話秋憶高考(紀實散文)

  ——我跨世紀的兩次高考經曆

  文/劉培華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各具色彩,可詩可敘,可頌可揚。四季中我偏愛秋天,對秋情有獨鍾。詩人筆下的秋天有詩情畫意,文人筆下的秋天有收獲溫暖。碩果累累,丹桂飄香,春華秋實,即是文人對秋之讚美。人生征途上,總有重要的節點被銘記,對我而言,1978年秋天的故事最是難忘的,不僅因是收獲的季節,還為情暖如春,不是春天勝似春天,這年秋天,我高考中榜。歲在辛醜孟夏,述說別樣秋之情愫,體味秋之美秋之夢秋之韻,回望春耕夏播秋收冬藏(春季補習、夏季高考、秋季錄取、冬季入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時代造化人,思到心酸處,叩首謝鄧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引自《秋詞 》[ 唐 ] 劉禹錫),是為題記。

  (一)引子

  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早晨駕車上班,看到在一些學校附近到處布滿了路障,年輕的警員騎著摩托車來回巡視,方知一年一度的高考來臨了,心頭為之一震,看到高考,凝重的記憶衝破閘門傾瀉而出,讓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跨世紀的兩次高考經曆。

  高考如此牽動人心始於何時我不得而知,但從上世紀的77年恢複高考之後,高考就一再被關注並一再被強化。曾聽人說沒經曆過高考的人生不是完整的,說得也許有點誇大其詞,不過,我認為,經曆過高考的人比沒經曆過高考的人會對人生多一層感悟。

  掐指一算,今年是恢複高考製度44周年,高考對於那些經曆過的人來說,總是要在其人生的軌跡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高考對我而言,終生難忘。迄今為止,自己兩度參加高考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場人生經曆。作為人生拐點的高考,距離我已近半個世紀了,回憶當年的高考經曆,感觸良多。高考留給我的深刻記憶,除了拚搏、奮鬥、堅持、不棄,還有些許遺憾,其中幾多感慨,幾多無奈,幾多驚喜,幾多苦澀,它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浸透著汗水、艱辛、酸楚,容納了理想與現實,信念和勇氣。

  44年在時間的長河裏自然是倏忽一瞬,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卻是漫長的一段。和千千萬萬參加過高考的人一樣,我因兩次高考,由一個農村孩子,通過高考進了城、上了中專、當了工人、穿上了皮鞋、吃上了國家糧,而改變了命運,改變了人生軌跡。那是我20歲時期的命運轉折,那是父母多少年的辛酸與盼望凝聚的時刻。而我的高考似乎又區別於他人,有別於如今的高考和中考,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因其另有一點獨特:我是1974年初中畢業在家務農距離中斷學業四年,連續參加了兩次高考,不是現在的“複讀”。一次是恢複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高考,因政審未過落榜;第二次是1978年,春天在利津縣永新河水利工地複習,夏天參加了高考。連續考了2年勉強考上“中專”技校。在77、78級學生中,相信像我這樣參加過兩次高考而最終走出農村走進校園的人很多,我既是不幸者又是幸運兒,所以,應該感謝高考,感謝它給了我們農村孩子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

  這些故事對我來說刻骨鏤心,曆經的歲月越長久,它梗概得溝魂越清晰。相信一定能感染打動那些即將經曆、正在經曆和已經經曆過這一階段的朋友們。

  我1974年初中畢業回村務農,那時還處在“文革”中期。因著教育要革命,高考早在1966年“文革”之初就停止了。我是農業戶口,隻能回家種地。身份如我者,屬於讀了幾年書回家的人,既不是“下鄉知識青年”也不叫“回鄉知識青年”(非農業戶口身份回到父輩故鄉的知識青年)。下鄉、回鄉知識青年在農村時確實吃過不少苦,但他們和我這樣的比起來還是幸運得多。於是,我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地當起了農民,隻是空閑時還喜好看點書,有時還學著寫點東西。就是因為有這麼點小長處,我就經常發個小通訊,被利津縣廣播站聘為業餘通訊員,經常被招去辦個學習班什麼的。在“惹著隊長幹重活、惹著保管換秤砣、惹著會計鋼筆戳、惹著書記沒法活”的年代,我又怎麼能不規矩就範呢?緣於此,我就心甘情願在家務農。

  正當我安分守己以此為業的時候,社會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文革”浩劫十年,以“四人幫”的倒台為標誌宣告結束。1977年冬季,劫後複出的鄧小平積極推動,支持恢複了中斷11年的高考。一時間,有準備的、沒準備的,水平高的、水平低的,老三屆(1963、64、65年入學的高中生)的、剛畢業的,幾百萬人參加高考,陣容浩蕩而悲壯:夫妻同考、兄弟姊妹同考、父子母女同考,凡是在範圍的都想一試身手,對此我是充滿信心和希望的。大家都明白,恢複高考曆史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機遇。當年的同學、老師們分別給我捎信予以鼓勵,昔日的同學也紛紛說我有了出頭之日,就連不怎麼識字的鄉親們也都笑著向我說自古土是埋不住金子的。跟所有考生一樣,我也急於通過高考一舉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飛出小地方,爭取大出息。十年寒窗(從64年小學一年級到74年初中畢業),四年勞苦,等此一搏。按當時的規定,大學和中專是能兼報的,我義無反顧地報考中專,也就是說我參加的不是當今實實在在意義上的“高考”。

  然而造化弄人,我77年高考的分數超過了中專錄取分數線,體檢也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年我卻沒能拿到本應拿到的入學錄取通知書。我磨難的高考故事至此才算真正開始了!

  絕大多數學生隻與高考結緣一次,我卻與高考結緣一世,刻骨銘心。

  (二)落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977年10月,恢複高考的消息發布,廣大青年歡欣雀躍,奔走相告,頓時感到光明在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1977年12月臨考前一段時間,大多數準備高考的青年和家長都有一種興奮的情緒,全民都在議論恢複高考這件事,整個社會的神經都被高考所牽動。每個中學都為自己的各屆畢業生輔導備考,每一場輔導課都擠滿了聽眾,每一個精於輔導的老師都十分受人尊敬,每一個善於答題的備考者都受到人們的欽佩。

  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季,考試時間全國統一,但試題好像是以省為單位擬就的,而閱卷似乎是在地區。成績雖然不公布,但當時的保密還沒有嚴格到現在的程度,隻要在招生機關裏有熟人是能打聽到分數的,錄取線也大體是清楚的。我的分數是大大超過了我所在地區中專錄取線的。當錄取通知陸續發出的時候,我還在家認真而焦急地等待。有時實在按捺不住,也走出來豎起耳朵四處打聽。能夠了解點情況的人好像有意回避我,慢慢地我也逐步聽到村裏對我考學的議論,後質詢公社教育組最終真相大白。

  全國高考從1966年“文革”開始中斷,到70年代後以基層推薦的方式代替考試招收工農兵學員,剛剛恢複的高考政審鑒定是非常嚴格的。1977年“文革”剛剛結束,“兩個凡是”還左右著全國相當的局勢,剛剛恢複的高考自然也不例外。檔案裏設有考生所在單位的“政審鑒定”欄目,像我這樣的考生所在單位自然是生產大隊了。我村書記(那時因是村革委會主任故人稱張主任),對我的政審是很“關注”的,先寫了我“身體有病,國家不能培養這樣的人”之後,又將家父是國民黨員的曆史問題加入政審材料,堅定不移地結論我“政審不合格”。最終白紙、黑字、紅章,一個政審不合格的結論放進了我的高考檔案。

  在那個噩夢剛醒的年代,社會思維的慣性還很強勁,誰會為一個政審結論不合格的考生去多做什麼呢?政審老師也無奈。自然,我的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不是因為成績不夠,是因為政審不合格。我這個政審不合格者,並非地富反壞右後代,原因有二:父親原國民黨員、我身體有病。父親國民黨員不可辯,但所謂身體有病是1974年我因胃穿孔動過手術。或許是在農村不知輕重地幹了些與年齡不相稱的體力活,以致積勞成疾,1974年我患了一場大病(胃穿孔),手術後半年完全康複。政審不合格,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嗎?還是我的前輩囑托得我好:來日方長,小不忍則亂大謀啊!麵對那些關心我的人們,我由衷感念,我說“考學誌願倘不遂,三進考場心不灰”,當然這是後話,第二年即如願了。

  第一次高考落榜,因與再上學擦肩而過,當時,很失落,很絕望。那年,我村同考的3位考生隻有發小薄學鋒考中煙台水產學校(後任東營市海洋與漁業局專家退休),看到他在家長的陪伴下高高興興去煙台上學時,我幾乎絕望了。不是因為分數沒過線,而是因為政審被刷下來了,我別無選擇,隻能接受命運之神的安排。

  恢複高考首批錄取之後不久,有關方麵發文1978年7月繼續招生,兩次招生之間隻有半年之隔。78年的春天來了,雖初暖乍寒,但畢竟綠回大地,各種花朵也次第開放。雖有“三進考場不灰心”之信念,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找到村書記,挑明了我參加高考沒被錄取是大隊政審的原因,主任除支支吾吾予以否認外,剩下的就是顧左右而言他了。其實我也知道,居人矮簷下是不能不低頭的,胳膊再硬是扭不過大腿的。我對繼續參加高考的申明是堅定的,但請求主任日後開恩的語言也是真誠的。主任的語言也很溫暖,說青年人要有誌氣,上大學是好事,在家務農幹出成績也不是沒出息。這時離7月的高考還有不到4個月。77年冬天高考通知的時間比較急促,考生大都沒有多少準備,而78年的高考因為備考時間較長,競爭勢必就更加激烈了。有首次高考的體驗,我對新的高考又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然而我高興得太早,萬萬沒想到備考之路陷阱重重,艱難困苦幾近令我滅頂棄之!

  (三)發配

  考大學,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生的重大轉折,尤其是對我們這些50、60後的農村青年而言,久處知識饑渴狀態的77、78級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高考好似魚躍龍門。

  人們說春天是容易讓人發困的季節,而1978年春天的我卻格外有精神。與我遭同樣命運又再次備考的王學理當時在村裏是赤腳醫生,衛生室與大隊部毗鄰,是單獨的房間,有辦公的桌椅。勞動一天後,晚上我們就來這裏挑燈夜戰複習備考,疲憊了就在地上鋪上褥子和衣而臥睡一會兒。說實的,有時是要通宵達旦的,畢竟白天的勞動強度並非很大,但夜晚的複習仍然繼續。那段時間邊勞動邊複習確實很疲勞,但對備考的我們來說太無所謂了,我很知足、很充實。他文科棒,我理科強,我爺倆(我們是發小,有表親,他叫我表叔)相互學習輔導,取長補短。

  上學時處在文革後期,同齡人或許還記得:有高考時張鐵生的交白卷,有黃帥的“不學ABC,也能做接班人”的影響,本就學業不紮實,沒學到多少文化,加之土裏刨食荒廢4年,學到的那點可憐的知識都就著粘粥飯一忘而光還給了老師。坦率地說,務農4年中哪有時間學習啊?4年之後再讀泛黃卷角的課本,如讀天書,一切幾乎從零開始,可想複習之難度……隻好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當年的“考友”裏,有誌文科的背功都相當了得。學理賢侄(我們有表親)即是典型,他背題時是這樣的:把在複習課本上要記住的重點題撕下來拿在手中,十冬臘月,穿著件小棉襖,籠著手在外麵溜達,弓著個腰,嘴裏念念叨叨,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老太婆。我倆相互提問時:來,考你一考。他才把手從袖子裏掏出來,袖子裏還有高考複習材料,他把這東西遞給你。不管你問哪道題,他先告訴你答案在第幾頁,第幾自然段,然後就像炒豆一樣背起來,在句尾斷下來,告訴你這裏是逗號還是句號。當然,他背得一個字都不錯,連標點都不錯。對這種背功,我是真心羨慕的,也是望塵莫及的。至於我自己,一背東西就困,那種感覺和煤氣中毒以後差不太多。跑到外麵去挨凍倒是不困,清水鼻涕卻要像開閘一樣往下流,看起來甚不雅。我覺得去啃幾道數學題倒會好受些。

  我記得當年準備了一道政治題,叫做十次路線鬥爭,它完全是我的噩夢。我記不住錯誤路線代表人物的名字,“十次路線鬥爭”每次鬥爭都分別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一記清,弄得我頭大如鬥。坦白說,臨考前一天,我整天舉著雙手,對著十個手指一一默誦著一二三……總算是記住了十次所有的左和右。——可恨的是,這道題還沒考著。

  那年,我是在大隊的“場院”裏勞動,集中收獲莊稼、打曬收藏糧食、圈養牛羊、管理生產工具等。我幹得好好的,大約是1978年過年初幾的一天,我正吃早飯,很少到我家串門的主任突然來了。我真有點誠惶誠恐,坐立不安,而主任卻和顏悅色。他告訴我說,過了十五要我上扶,去永新河(草橋溝)水利工程。主任這個決定對我來說是突如其來,我又正在複習的關鍵時期,不願意去是自然的事,但我不能說影響複習啊,說完,主任就倒背著手走了。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我的眼睛真的模糊了。對了,寫到這裏我要補明一下,我所在的大隊是當時縣裏樹的學大寨典型,大隊主任兼著公社常委、縣革委會委員,省裏都很出名,在縣裏、公社裏說話很有分量,一般幹部是不容易和他說上話的。主任讓我上工程我能不去?真不去將又是何等結局?我近乎空白的腦子裏隻剩下了聽天由命。稍事鎮靜後,我就決定去上工程了。“高考”過不了政審關不成“白考”了嗎?我得服從,我得好好表現,考好考歹在其次,我需要過政審關啊!當天上午,我到北嶺供銷社去買小推車上用的襻(兩頭固掛在手推車把柄端、中間搭在推車人脖子上用作助力的帶狀繩索),正月十六,我卷起鋪蓋卷,推上我的獨輪推車,捎上我複習的課本和資料,和全體社員一起駛向30裏開外的永新河工地。此次我雖知是刻意發配,但我心裏倒很釋然:命裏攤一鬥,走遍天下是十升。

  春風吹得和煦,百鳥也在爭鳴。蒼天最終有眼,暗佑我化艱險為夷平!

  (四)轉機

  1978年,於國家而言,是曆史的轉折節點之年,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值得紀念的一年。這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撥亂反正,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曆史的車輪在時空的坐標上,駛入了嶄新軌道,改革春風撲麵而來,人們激情迸發,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從此,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國家走上了迅速發展之路,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

  回憶1978年秋天,每個人都有自己感慨和要想說的話。經曆過這個時代的每個人心中永遠不會忘記這年所發生的曆史性的變革,這年有很多人改變了人生,也給他們畫上了完整的人生坐標,而我即是其中最大受益者。於我而言,1978年秋天是不一樣的最美的秋天,這年的秋天,是我人生的轉折點,是我新生命的起點,是值得紀念的秋天。不僅是對秋天金色美景的眷戀,豐收果實的貪婪,而是因我在此時收獲了夢想,收獲了希望,同時收獲了愛情,改變了命運,開啟了我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在我心底燦爛了四十多年,永遠銘記難以忘懷的秋天!

  1978年春天我受命上伕(也稱出伕、掘溝、上工程、上壩或抬壩),參加了永新河水利工程。永辛河是縱貫利津縣境中部的一條灌排合一的河流,排水最終注入渤海。這次施工是加寬附帶清淤,據說設計底寬40米,上寬60米,深3米。全縣約有3萬基幹民兵組成的攻堅隊伍集中在下遊地段會戰。高音廣播喇叭除了播送通知、播放口號,一直在輪換播放《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社會主義好》等“流行歌曲”,工地上紅旗招展,熱火朝天。大隊為連編製,公社為營編製,全縣編製為團。我村去的是一個叫做“八裏疙瘩”的地方,大約下午5、6點的樣子我們到了目的地,帶的鋪蓋先放在一邊。我知道睡哪裏不是我說了算的,這要由帶工的來安排。趁此時間,我在周圍轉了轉。這裏很難叫做村莊,住戶稀疏而散落,四野空曠,風坑沙蓋,老遠看不到一棵像樣的樹木。而此時卻炊煙嫋嫋,頗有人氣。因為民工聚集,原有民房的間隙和外圍紮起了很多窩棚,這些窩棚有地上的,也有半地上半地下的。我們大隊進駐工地稍早一點,租賃得裏外牆還沒泥的三間(兩明一裏)土坯房,民工相依席地而睡。

  晚間,帶工的薄隊長(也稱連長)把我安排在了西邊裏間靠牆的位置。我對這個安排很滿意,這裏空間小自然住的人少,靠牆與我複習有利,至少對別人的影響小。第二天一早上工前,大哥幫我在我帶來的手推車上拴好簍子(用荊條或柳條編的條狀筐),還在兩個簍子相隔的小車蓋上綁上秫秸杆(這樣可以多裝土的),然後說,你就用自己的小車推土吧,自己的家什自己愛惜啊。憑心而論,初中畢業四年我雖幹過挖溝修渠的活,還真沒上過大的水利工程,即便是推小車也是輕來輕去,這回是在劫難逃了。春天的天是很長的,早上5點起床,晚上8點收工。而我們上工程的勞動時間是三大段,就是一大早5點吃完飯上工地幹到中午(其間有大約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可抽煙、解手、喝水什麼的),中午送飯到工地;下午再幹到4點多,吃貼晌飯;天黑8點多回駐地吃晚飯。這樣一天下來在工地的時間總在15小時左右,純勞動時間接近12小時。對精壯勞力來說,這或許不算什麼,對瘦小單薄身軀的我簡直就是摧殘了。工地上還有兩種比推車輕快的活,一是“拉耙”,就是把從溝裏推上來的土倒到規定的地方後專門用耙子將其整平的活,這是個技術活,一般由帶工的或年長者擔當;二是“拉鉤”,就是用一鐵鉤抵掛在小車輪子前麵的橫框上再把與鐵棍相連的繩索挎到肩上幫著推車者拉車,這個活是用拙力氣笨力氣的活。而“拉鉤”也有兩種拉法,一是用人拉,一人或數人;二是人牽著牲口拉,自然牽著牲口拉的是個體麵活。幾天下來,我推車時常東倒西歪,連長當眾沒少挖苦我,什麼認字擋不了推小車了,什麼上了大學就用不著上工程了。我這時什麼也不能說,隻恨自己體力不好鍛煉太少。

  水溝挖到後期,從上麵看底下的人很小了,挖出的土堆成壩,這麼多土,都是推車子運上來的。車子裝滿後,用繩子上的鐵鉤鉤住車頭,上麵的拉鉤人背著繩子拉著車子向上爬,推的拉的渾身泥水汗水。數不清的車子在爬坡,數不清的“纖夫”低頭俯身,用人力把滿載的車子從泥濘的陡坡拉到頂上,場麵非常壯觀。

  活是累的,說不出的辛苦和心酸。盡管如此,夜晚我還是堅持在用墨水瓶製作的小煤油燈下複習,沒了煤油就偷偷到下“夥房”裏去要,忙飯師傅怕讓隊長看見。用過幾次後,忙飯的師傅說隊長知道了囑咐過不讓給你們,不然會挨批。之後就再不給了。難辦的是打煤油要到好幾裏路外的供銷社去買。白天高強度體力勞動,晚上拚命複習功課看書演算習題到深夜,想再多背一點,多做一道題,第二天不到6點就起床。太苦太累……由於過於勞累,體力腦力透支,有些難以支撐,曾有段時間想放棄。第一家庭條件不怎麼好,我實在不忍心為了考學繼續讓父母辛勞供養;第二我已經初中畢業,也差不多了,讀書到此吧;第三我也過了十八歲,該自己承擔所有了,第四認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有莫強求。

  當時,我大哥也在工地上,父母姐姐家人得知我情緒波動,捎話給哥,哥看到我如此煎熬,時常勸導:“你不用那麼拚,咱也不用擔心,還有很多路可走!”因為他們的開導,我漸漸調整好心態全力以赴!父親讀過私塾,多少有些“家學淵源”吧,鼓勵我不要放棄,翌年再考。還搬出了他著名的“蚯蚓理論”:做人不能學蚯蚓,光知道往鬆土鑽!

  俺村與我同時備考的還有王學理、張金利、李國忠、董德光等,他們得知後也紛紛鼓勵我,後來我和王學理考取了,他們也為我們祝賀送行,因為,都是追夢人,我們這群農村孩子就是這樣,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在積蓄著力量,希望就這樣生長著,都想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高考的確會改變人生之路,對農村孩子尤為明顯,高考,那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作為貧苦農家的孩子,沒有什麼路比讀書上學更好走了。所以農民子弟參加高考更像是在走人生的獨木橋,通過了,那邊便是絢麗的人生,通不過,就要在這邊跟祖輩父輩一樣躬耕。

  再次進入備考狀態,好多複習題不會做,我心急如焚,非常地焦慮不安,無數次想過放棄,又無數次咬著牙說服自己努力堅持。利用所有的零碎時間背書做題,強製自己每晚必須弄懂一個知識點,逼自己查漏補缺不擅長的科目……聞雞起舞,挑燈夜戰,習以為常,工地宿舍兩點一線枯燥乏味,堅持著忍耐著,抓緊時間、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直到最後的那一刻,戰勝自己,贏回夢想。想到自己當年迎接高考前的狀態,各種壓力各種複雜情緒各種矛盾糾結……簡直不忍心去回首。我找各種方法給自己解壓放鬆,卻適得其反,當我無意中看到不遠處已經發黃成熟的野穀子在隨風擺動,還有地裏的麥子也快要收割了,我也要去高考了,突然間心中有了觸動,似乎明白點什麼,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到了該收割的時節,不管籽粒是否飽滿,植株都會發黃停止生長,散發出成熟的味道,夏風帶來收獲的喜悅,我的高考何嚐不是如此,不管學了多少,到考場上隻管“收割”,最壞的結果大不了沒有錄取,我還有以後的幾十年人生,就像穀子麥子一次收割不理想,還有好多好多以後每季的機會,再說,怎麼就一定會是最壞的結果呢,我想得有點多!

  無奈時,我也曾私下請求去做“拉鉤”的活,隊長說都拉鉤誰推車?他有時在我身邊抽煙也偶爾流露出些許惻隱之心。我向哥要了1塊5毛錢抽空去丁河供銷社買了一條金魚煙,用粉連紙包好晚上偷偷塞給了隊長。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行賄。有一天晚飯後已經天黑掌燈了,我趴在地鋪上看書,隊長坐在我“鋪頭”說:溝越掘越深,靠人拉鉤已不行了,咱主任給送來兩頭牛,你明天就不用再推車了,就牽牛拉鉤吧。溝挖到2米多深了,坡度長有十幾米,兩邊很陡,換成用牛拉鉤很省力了,比推車更是輕鬆百倍。晚上複習信心倍增,動力十足。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一直到工程完工,大約有兩個月,而此間我用之於複習的時間一天累加不少於5、6個小時。辦學習班的通知一直沒來,我也樂不思蜀了,在這裏複習比在家裏的時間還充裕,而且引不起特別注意。

  不管怎麼說,我這次出伕從備考角度來說成了一次命運轉機,算是塞翁失馬了。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怎麼挨過這一個月呢?我在為既要政審過關又要成績理想而忖思。我祈求上蒼再睜睜憐憫的眼睛,讓我的備考能再順利一點。

  我曾無數次地假設,我自己則認為,在心態之外,最重要的還有永不言棄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如果因為病痛勞累就一蹶不振,如果因為第一次落榜就選擇放棄,如果沒有把一次次失敗當作前進的動力,如果沒有抓住分秒的時間去努力,我必然就將與理想失之交臂。

  (五)中榜

  水利工程直到麥收才結束,回家過完麥秋,我參加了公社教育組組織全鄉備考人員舉辦的培訓班(當時稱補習班),就這樣我又迎來了恢複高考第二年1978年的高考,同時,與老伴相識相戀收獲了愛情。時光無情,轉瞬即逝,細細算來,距今又已43年的光景。足以模糊掉許多記憶,然而我還是時常會夢到考場上握筆答卷的自己,高考離我似乎又並不遙遠。

  和當時絕大多數人一樣,我抱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心情走進考場。拚了!人生大考。

  從我家到陳莊公社考點有6-7公裏,印象很深,我和同村好友騎自行車去趕考。想到高考,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麵是那天清晨,我緊張又興奮地平生第一次踏入利津二中的校門(考點),走進考場,深呼吸,提起筆,開始書寫上學十年學習生涯的答卷。

  高考過後迎來了漫長又短暫的糾心的等待。高考結束了,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最難熬,很想馬上知道結果,又害怕知道結果。當時高考信息來源麵較窄,隻有等待!相信上天總會眷顧那些一直努力奮鬥的人。

  高考後很久仍沒有實感,直到接到錄取通知書,才真切有了要離家求學的感受。最終,放榜了,我又一次僥幸上榜,順利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記得那年秋天,我在離家很遠的水利工地幹活,有人去公社回來捎回了錄取通知書,我姐姐跑到工地舉著《錄取通知書》上氣不接下氣地高喊著“安民(我小名)考上了!安民考上了!”

  當我拿過通知書時,心花怒放,一蹦三尺高,扔下鐵鍁,情不自禁地舉著喜報歡呼起來:“噢,噢,我考上了!”高興得在田野裏奔跑起來,一路小跑跑回了家!百感交集,當時的感覺就像中舉,長時間沉浸在考中的興奮中。此時情形不亞於範進中舉,有過之而無不及。民兵肖連長調侃說:劉家祖墳冒青煙了!

  當年,我的高考成績是總分297分,這成績在當時是相當高的,在同齡人中更是很高的。我的初中同班同學楊俊玉全縣第一,考取勝利油田技術學校(後任勝利石油技術學院教授退休),我以全公社第三名的成績考取山東煤礦洪山技校。當年大學大專中專統一填報誌願,誌願有兩欄:大學(大專)、中專(技校);每個考生可以填三個誌願。當時確實不懂中專技校、幹部工人的區別,專門找了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本家兄長、我非常敬重的教育家(當時我們劉家有頭有臉的知名人士)劉培河大哥為我參謀填報誌願。當時我的想法願望很簡單樸實、也很真實現實、更很單純:就是解決戶口,走出農村。因初中畢業時年齡小,身板單薄,加之體弱多病,欺不動活,幹不了農活吃不了苦,才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鑒於第一次的落榜打擊,不敢奢望太大,考慮我舅舅在洪山煤礦工作,方便關照有所依靠,所以第一誌願填報了山東煤礦技校,第二、第三誌願誌願分別是沾化師範、惠民衛校。當時還考慮年齡分數比偏高,在是否服從統一分配欄中,填了“服從分配”四個字的緣故,最終結果第一誌願錄取,雖然不盡滿意,但還是大喜過望。

  夢圓,平複了1977年沒有考中的沮喪和不甘。那時剛恢複高考招收的學校和學生都少,錄取率沒有現在這麼高,那年俺村同時考出去俺倆,王學理(原東營市二中副校長)考取山東師範學院(今山師大),他考的是大專,我考的是中專技校,全村為之高興。為此,兩家輪流擺桌請全村人喝酒吃飯慶賀(現在叫升學宴),外村親戚六人也都來家祝賀。那些天,我們家比過年還熱鬧高興!父母多日愁苦的臉也笑得好像連皺紋都舒展開了。

  入學前,母親給做了裏外三新的被褥,我跟娘要錢自己買了心怡的草綠色軍裝褂子,深黃色條絨(燈芯絨)單褲,置辦了全套行李。我大哥還專門去縣城為我買了一雙皮鞋,為此,入學後而失去了享受國家助學金的資格。但我不後悔,一直穿到畢業。

  1978年10月13日,我揣著錄取通知書,家人送到鄉村老台二(村名)長途汽車站點,自己背著母親準備的被褥行李,提著帆布行李包(該包工作後也一直用,至今還留存沒舍得扔),興高采烈地踏上了當時唯一一趟到淄博張店的長途汽車,開啟了我們的嶄新生活。就如同國家的命運一樣,我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長到這麼大,除去到過幾次利津縣城外,這是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一路上,我望著漸漸遠去的家鄉,想象著即將開始的生活,腦海裏反複回放。初到張店大城市,感覺一切都新鮮,在等公交車的空閑時間花錢在張店火車站照了一張相。再轉乘公交車到淄川,入學報到,成了中專技校生。

  我們這屆同學年齡差距有7、8歲之多,有應屆初中畢業(俗稱小中專),有高中畢業生,還有如我等畢業若幹年後的考生。記憶最深的感覺最新鮮的是學校露天放電視,看新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同學們歡欣鼓舞。我非常珍惜如此來之不易的學習生活,在校學習刻苦,生活簡樸,在學校吃飯多買粗糧,剩下的錢我給姐姐買了當時城市最流行的在農村不可見的帶皮領子(毛領)的小大衣,她很喜歡,在出嫁時才穿上。

  如今,當我回想起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獨特經曆時,當年落榜的遺憾心情早已平複,留在我記憶裏的隻有感恩。如果沒有高考,我不知道現在會身處何方;如果沒有高考,也許今天的我會是另一種命運;如果沒有高考,也許我的人生故事又要重寫;如果沒有高考,就不會有我如今美滿的家庭(我與老伴是在那年高考補習班相識相戀相愛的,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獲,當年我外出上學,她落榜幹了民辦老師);如果沒有高考,更不會知道人活著的意義和奮鬥的價值……無論是作為一個人成長的體驗,還是作為命運的轉折點而言,我都非常感謝兩次高考,因為它,我的人生就此發生改變,有幸享受退休養老的生活、有緣舞文弄墨、有回憶記述往事之機會能力和功夫。

  後記

  又是一年考試季,高考、中考隨風而來,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考場上將青春變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發點,青春也因充滿奮鬥和激情而洋溢著美好。“數載苦讀,今朝試劍”。高考,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是莘莘學子有生以來的大事;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見證過一代代人的青春時光,承載著萬千家庭的期盼與夢想。

  6月的7號8號已是全國社會、媒體、考生家長們矚目的焦點,每年一度,年年如此。高考這一接力棒不知還要傳多久?

  中國古代有“三十年為一世”的說法。有的事情過了30年再談起來恍若隔世,但回憶起1977、1978年的高考,卻恍若昨日。回首尋夢歲月,我無緣天之驕子,沒有經曆大學時光,是女兒和兒子圓了我的“大學夢”,亦再無遺憾可言。在這些年中,我也參加了國家承認的另一種可以得到文憑學曆的學習方式,就是自學考試,也是四年的時間,拿下了漢語言文學專科的一紙大專文憑,所有課程全靠業餘時間自學,對我來說,還算順利,畢竟有不錯的學識基礎,當年我的高考成績,如果報考不保守就可達成我“上大學”的願望,隻是沒有這個“如果”!

  人們總說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雖然,一張考卷早已不是決定個人前途命運的唯一憑證,更不是成才的唯一鑰匙,但它依然寄托著莘莘學子不負青春的誓言。應試教育的當代,高考依然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依然是無數學子實現夢想的橋梁;依然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拐點。就我的經曆而言,“保持好心態”“重在過程”“正確對待每次考試的成功與失敗”,這三句話就是臨近高考前我最想送給各位考生的錦囊妙計。在此,我想告訴即將高考的學子們,高考隻是一場考試,希望同學們都能輕鬆麵對,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你們走向勝利。高考確實是一次重要的考試,但絕非是決定人生的唯一,如果以一生的時間長度來看待高考,它就會顯得很不起眼,所以實在沒必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這些隻是一個過來人的看法。

  高考對於大家來說,是高中年少純真的結束,是大學自由灑脫的開始,是每個學生的人生大事,也是每個人最值得回憶的青春故事,記憶都封存在時光裏。有時和女兒兒子聊起高考,聽她們自己銘記的高考故事,仿佛我也回到青澀懵懂的年紀。真實再現那段尋夢歲月的心路曆程以及刻骨銘心的拚搏之路。女兒是2003年高考,已經過去整整15年了,那年的高考因來勢洶洶的非典,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從“黑色七月”變成了“黑色六月”,讓每個人充滿著恐懼,不允許家長陪考,考生心情也不同於往年。

  人生就當如此,永遠相信奮鬥的力量。你們生在這樣美好的時代,能夠健康平安地享受高考,這不僅是實現華麗轉身的支點,同時也是責任與當擔的起點。

  在高考來臨之際,此文也算是我這位1978級考生為紀念恢複高考44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

  2021年,願每一個高考學子都能高考圓夢,給自己與父母一個滿意的答案。祝高考學子們金榜題名,大展宏圖!

  同樣期待莘莘學子們最美的秋天。高考進行時,伴廣大學子一路同行!

  最後,祝所有的考生:得償所願,不虛此行,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盡可期待!

  鄉隱居士

  辛醜孟夏寫於黃河入海口鳴丁書屋

  作者簡介:劉培華,筆名:鄉隱居士,57年生,利津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煤礦作協、山東省散文學會、東營市作協會員,《東營日報》特約記者,《利津商業史話》編委,《中國鄉村》雜誌編輯。作品發表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台。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