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閑來無事,分享一下在唐代人們都過哪些節日,唐朝人過節都有什麼風俗講究。
我們從一年之首開始說,第一個節日叫做“元日”,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一。元日又稱為元旦、元正、元朔。在這一天,宮中皇帝臨朝,百官整齊排列於朝堂之上,幹嘛呢?給皇上朝賀新年,當然不是光說嘴的,還要獻上貢品。唐代詩人張祜《元日仗》這首詩中有兩句“文武千官歲仗兵,萬方同軌奏升平。”大家看這兩句就寫出了百官朝賀時的大場麵。
在民間,元日這天也有過節的氣氛,大家會燃爆竹,裝點節日氣氛。但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往往是用桃木板寫“神荼”、“鬱壘”兩個字,掛在門上,就是我們說的“桃符”,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北宋,所以在王安石的《元日》就能看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神荼”和“鬱壘”是兄弟倆,居住在桃樹下,能捉鬼,所以家家戶戶掛桃符就是為了消災辟邪。他們哥倆據說是中國最早的門神,現在大家在門上貼的門神多是“秦瓊”和“尉遲恭”兩位唐將,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元日唐人飲食比較有特色,比如吃五辛盤,就是由五種辛辣的食物組成,據說可以發散五髒中的陳氣。唐人過節還要飲用屠蘇酒,是在中國古代春節時飲用的酒品,故又名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裏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製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鬁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曆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
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勳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隻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
元日這天人們還要走訪拜賀,元日過後,親戚朋友就開始互相邀約宴飲,雅稱“傳座”。唐人過元日的風俗和我們現在過春節的風俗還是有一些相似的,還是以家人歡聚、消災辟邪為主,氣氛溫馨熱鬧。
接下來是第二個重要節日“上元節”,就是咱們現在說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的重要活動在晚上,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叫做元夜、元宵節,這裏的“宵”就是夜晚的意思。元宵節其實在漢代就已有之,不過盛行於隋唐。唐代的長安城實行宵禁,宵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了,但是十五這天例外,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之為“放夜”。蘇味道詩中寫道:“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其中“金吾”指的是京城禁衛軍,“漏”是古代計時器具。此句說不禁夜,漏鼓就不必催人了。這一天,長安城裏張燈結彩,火樹銀花就是一座不夜城,長安城裏的少女、婦人都穿上了最美的服飾,出來遊玩。
唐人還要過一個現在沒有的節日“晦日”,就是正月的最後一天,這是個巫風很濃厚的節日。這天要幹什麼呢?“送窮”,所以這天也被稱為“送窮日”。送窮的風俗在唐代很盛行。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寫過一篇《送窮文》,文章借“主人”和“窮鬼”之間的對話,表白自己四十多歲了,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懇請“五窮鬼”離開,不要總纏著他。唐代詩人姚合有一首詩寫到“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由此可見這種風俗在當時很普遍。大家要注意這裏的“窮”不光隻沒錢,也指做某事不得誌,不順利。
大家看,古時候的人和現在的人一樣,都想在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將過去一年中不順心的、不如意的事情趕走,節日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出了正月,每年的三月三日,“上巳節”,唐代的人大多在這天到郊外踏青遊玩。此時剛好是陽曆的四月份,春暖花開,適合出行。唐人李綽在《秦中歲時記》一文中說:“上巳,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曰踏青。”大家看,這一天就是出去踏青、宴飲的日子。詩聖杜甫《麗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說的就是楊貴妃姐妹到曲江踏青的情景。
說完了上巳節,我們按照時間順序要說的是“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日。其實唐人在清明節之前還個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和清明節的作用差不多,都是祭祖的。唐人從寒食節就開始上墳掃墓了,不過寒食不能點火,掃墓不能燒紙,隻能把紙錢掛在樹上、或是壓在墳頭。張籍《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
到了清明就可以燒紙祭祖了,杜牧《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裏“欲斷魂”的行人說的的就是去掃墓祭祖的人。這個節日也在春天,大家除了祭祖還會在閑暇之時出外遊玩,清明踏青在當時也很盛行。據說崔護“人麵桃花”的故事就發生在清明。崔護科舉考試名落孫山,清明獨自到城南遊玩,桃花深處叩門求飲,女孩開門給他水喝。女孩子麵若桃花,含情脈脈,給崔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二年清明再來探訪,發現這裏門鎖人空,於是提筆在院門上寫下了《題都城南莊》這首詩。
清明過後最大的節日是“端午節”。古人認為陰惡從五而生,五月是惡月,五日是惡日,五月五日是一個惡病泛濫的日子。因此要在這一天戴彩繩,驅逐毒物,喝菖蒲酒,祛病強身,在門口懸掛艾蒿,消災辟邪,而且那時候南方就已經有了龍舟競渡的活動。
端午過後是“七夕節”。七夕就是現在的農曆七月七日,現在已經被炒作成了中國情人節,因為這個節日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由於故事寄托了人們對美好婚姻愛情的向往,所以唐人常常用七夕為題材寫一寫反映這一主題的詩歌。比如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寫的就是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
七夕除了反映對美好婚姻愛情的向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乞巧”,所以這個節日也被稱為“乞巧節”,女孩子會在這一天祈求上蒼讓自己變得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過去的女子紡線織布,縫衣做鞋,都是生活必備技能,所以乞巧就變得非常重要。
乞巧節過後到了“中秋節”。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中秋賞月是當時的重要活動,人們非常鍾愛八月十五的月色。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裏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所以中秋除了賞月,還寄托了一種團圓的情思。
八月十五之後的節日是“重陽節”,九月九日也是唐人很重視的節日。“九”諧音“久”,這個節日有祈求長壽之意。那天主要的風俗活動就是登高和飲酒,飲的是菊花酒。這些活動主要目還是消災辟邪。說到這兒,大家一定會想到王維《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裏提到了“茱萸”,這種植物香氣濃烈,能驅蟲、除濕、辟邪。
天氣來到了冬天,這個冬天的重要節日叫“至日”,也就是我們說的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唐代皇帝每年冬至都要到城南的圓丘去祭祀上天,可見當時唐代朝廷對至日的重視程度。民間,老百姓對冬至也非常重視,大家認為這一天陰陽二氣自然轉化,是上天賜給人的福氣。所以皇帝祭天,民間祭祖,這一天人們要祭拜祖先,闔家團聚,宴飲過節。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中寫道:“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說自己客居在邯鄲的驛站,不能在冬至和家人團聚,想起家人深夜睡不著,想念自己。用這種角度來寫,思鄉之情倍增。
冬至之後,到了臘日,也就是我們說的臘月初八。這個時候天寒地凍, 古代中國屬於農業社會,這個時候是農閑,沒什麼工作要做,人們利用這個時間聯絡感情。臘八這個節日,民間流行的活動是互相贈送禮物。唐代皇帝那天也會給臣子送口脂、麵藥等物品讓大家塗臉防寒,這樣也顯得皇帝關懷臣子,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最後,我們迎來了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日:除夕。除夕是農曆的十二月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唐代宮廷有一種迷信的儀式,稱為“儺戲”,就是由樂師戴上麵具,扮成鬼神模樣,擊鼓舞蹈以消災辟邪。孟郊《弦歌行》中,“驅儺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麵惟齒白”說的就是當時“儺戲”裏的場景。唐人除夕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守歲。無論宮中還是民間都燈火常明,終夜不眠。唐太宗有首詩《守歲》,其中寫道:“共歡新故歲,迎送一霄中”。除了守歲,一家團圓也是必不可少,一家人一起守歲,一同歡飲,祈禱新年的吉祥如意。
唐人的重要時令節氣風俗就介紹到這裏,時令節氣的風俗是由一個民族共同體經過長期的歲月沉澱形成的文化活動。表麵上是活動,但實際上是一種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追求美好生活的體現。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古代的節日還是今天的節日都有這樣的特質,隻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