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曬賬本”轉向“亮績效”潞安化工漳村礦生產科踐行“算賬文化”紀實
項目:+480m水平無煤柱順序開采布局特色模式,收益:同比減少投入1900.6萬元;
項目:混凝土製備輸送上料機替換為煤流,收益:節約費用37萬元……
這是漳村礦生產科“算賬文化”賬本裏幾個相關項目。翻開他們的賬本,從“曬賬本”到“亮績效”,一串串亮眼的成績背後,是生產科堅持“以結果論英雄”理念,深化踐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的直接體現。
480水平下的“算大賬”
“算賬文化”首先要算大賬、增效賬。當前,480水平是漳村礦的“主戰場”。如何一改以往粗放式開采,通過工藝優化、技術升級等科技創新手段,達到精采、細采、全采的目的,是生產科負責人羅明坤心中始終“揪著”的事。
不謀一時者不足以謀天下。以羅明坤為代表的生產技術人員在充分總結2603工作麵沿空留巷無煤柱回采經驗的基礎上,從設計源頭入手,優化480水平各采區、工作麵規劃,突破每條順槽僅服務一個工作麵的傳統巷道布置模式,各相鄰工作麵巷道進行聯合布置,實現“一巷多用”。就是一條巷道在不同工作麵回采時起到不同功能,同時可實現整個采區零煤柱。既可減少工作麵圈定工程量,實現高效快速圈定,營造寬鬆有序銜接環境;又可以實現采區資源全部回收,達到精采細采目的。
“沿空留巷技術的引進代替了我礦傳統的留保護煤柱動壓巷道掘進施工,在有效解決我礦采掘銜接失調的前提下,保安煤柱可實現開采,相比傳統方式,每推進一米,不僅可減少施工成本投入1.7萬元,並且按照噸煤700元計算,每一米回收的煤柱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6.5萬元。”羅明坤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
像這樣的大賬還有很多,比如480水平大巷布置優化、過地質構造聯合支護參數優化、五限位孔新製式工鋼棚等等,一個個項目背後,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千萬,一分一厘都是生產科強化精益管理的結果,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332”管理流程裏的“精益賬”
材料消耗是生產組織、生產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也是“降成本”的關鍵一環,如何達到材料消耗最少、成本最低、效益最大,是管理的根本所在,是落腳點,也是切入點。實際工作中,生產科下大力氣管控井下各個作業點的材料投入,先後製定《漳村礦生產承包組支護材料管控辦法及獎懲製度》、《生產科材料管控流程》規範材料的審批、轉運、回收複用,全層級協同,全流程優化,力爭做到“一切浪費都要止”的精益化材料管理。“3-3-2”材料消耗流程化管理。
“3”即:材料預算三級審核製度;生產科全員參與材料預算、材料審批工作,采用包隊製度,在月度作業計劃確定以後,科隊聯動製定詳細的材料計劃,材料計劃製定後實行三級審核製度,依次報支護組→科長→礦領導審核,確定材料計劃的精細化管理。
“3”,即:材料投入三級管理製度;建立材料領用審批台賬並嚴格執行三級管理製度,包隊負責人審核隊組材料申請→科長複審→支護組確認(綜合井下盤點、曆次審批、作業完成量及回收複用情況)。嚴格執行材料審批製度,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投入和由於規格不符等問題造成的浪費。製定“額外支護材料申請表”,對不在月度作業計劃內的用料進行申請審批,由包隊、科長和分管礦領導進行審批確認。隊組審批的材料要根據工程量嚴格審核,用料情況根據現場工程重點和非重點下料。能有效的控製任務亂安排、材料亂審批、井下亂堆放等三亂現象。
“2”即:材料管理“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現場使用,即以“釘釘”報送作為輔助手段,從每天的使用情況實時監測現場的消耗,通過消耗控製成本的投入;一手抓現場庫存,即采用每月“逢五”清點井下材料存放情況,精準投入後續材料,保證材料不浪費,巷道內零遺棄,零,保證材料管理精益化,效益最大化。
“針對材料的回收複用,我們生產科認清“庫存就是浪費”這一理念。並就庫存材料進行盤庫,大型材料要實行循環複用。尤其更新廠庫存的工字鋼進行分類,物盡其用,在非必要情況下不投入新的工字鋼。對井下的大型材料回收升井後進行整形複修,有效減小投新量。據不完全統計,僅1月份我們就節省材料消耗費用34.14萬元”生產科材料組組長李廣忠這樣說。
潞安化工漳村煤礦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