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4日,化工學院“追溯紅色遺跡,領悟先輩風采”實踐小隊成員前往重慶市紅色革命基地舊址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我們團隊來到了紅岩革命紀念館,進館參觀時,館內陳列的照片,文物年代感十足,一種莊重嚴肅的氣氛撲麵 而來,這裏散發的沉重氣息,不由讓我們肅然起敬。這時,有人看到了一台刷印機感 覺很新奇,館內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不要小瞧這台刷印機,它一直擔負著《新華日 報》和《群眾》周刊繁重的刷印任務,而且神奇的是這台刷印機仍然可以使用。館內 不僅是辦公場所,也是他們生活場所,從展列的物品來看,當時的條件很艱苦,可是 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依然為中國共產主義事業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團隊在參觀完紅岩革命館之後,留下了參觀感言。
接著,我們團隊參觀了白公館,白公館是緬懷英烈並讓人為之扼腕歎息的革命遺跡,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了監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誌不渝的堅定信念。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渣滓洞,渣滓洞三麵是山,一麵是溝,位置較隱蔽。1939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占煤窯,在此設立了監獄。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鬆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此地還曾居住過“小蘿卜頭”和他們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有文藝作品《烈火中永生》《紅岩》《江姐》等以此為原型。
實踐結束後,小組成員於8月4日進行了交流學習,大家分享此次實踐的學習經曆和感悟,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紅色文化的認識
作者:薛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