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學習和宣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7月15日,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川萃延綿,蜀色生香”尋匠心、憶初心社會實踐團來到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體驗當地川劇文化,了解川劇曆史變遷。 厚積薄發,薪火相傳 7月15日上午,實踐團來到“瀘州河”川劇團所在地,於劇團排練室中觀看了當日的排練活動。在與老師的交談中,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瀘州河”川劇團設有川劇學曆班,而此次實踐團觀看的訓練內容,正是川劇學曆班學員備戰省川劇表演比賽的備賽排練。在觀看過程中,隊員們先後欣賞了《扈家莊》、《刁窗》等戲曲,折服於表演者精湛的演技,為他們喝彩。而在舞台之後,劇團指導老師向隊員們說道:“這些演員大多從小開始練習技藝,他們年紀輕輕,心中充滿著對川劇的熱愛,渴望通過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川劇傳承之花。”從學員們的表演和與老師的對話中,隊員們不僅領略了川劇表演的精彩魅力,更體會到了每一位川劇表演者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 蜀曲悠揚,戲台流芳 在學員們結束排練後,實踐團成員與川劇團師生進行了訪談。采訪中,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現代川劇成形於300多年前,其博采眾長、兼收並蓄,從當時的各個劇種吸收了大量優點,並在此後不斷完善、創新,逐漸發展成今天為人熟知的川劇。除了眾人熟知的變臉、吐火等絕活外,還有藏刀、滾燈等豐富多彩的表演內容。采訪過後,隊員們紛紛換上行頭,親身體驗了一番川劇角色。穿上戲服,隊員們不僅觸摸到川劇巨大的文化魅力,更認識到川劇的傳承,是新時代青年責無旁貸的曆史使命,川劇的光芒更需年輕一代去努力發揚。 篳路藍縷,繼往開來 7月15 日下午,實踐團跟隨劇團成員前往瀘州河川劇藝術博物館進行參觀,了解川劇有關曆史文化,領略瀘州曆代川劇名伶的別樣風采。瀘州河川劇藝術博物館館藏296件藏品,其中不乏臉譜、戲服、道具、照片,它們見證了幾百年來瀘州川劇的盛衰曲折,散發著川劇的古色古韻。參觀的隊員感歎道:“走進川劇藝術博物館,撲麵而來的是文化與曆史的氣息,一件件展品都在訴說著自己過去的榮光,它們都渴望自身的文化得到傳承、發揚。”在博物館中,隊員們聆聽著館員的介紹,注視著眼前一件件藏品,深深沉浸在川劇的曆史文化底蘊中。
此次川劇之旅,讓實踐團成員們真切地領略到川劇的巨大魅力,認識到川劇傳承、發揚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從過去的輝煌曆史,到如今的“步履蹣跚”,川劇走到了自身發展的十字路口,麵臨著或將消隕的危急局麵。川劇傳承是當代青年的曆史使命,傳承川劇、創新戲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新一代川劇人、新時代青年的手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相信在當代青年的不懈努力下,川劇一定會邁過發展的荊棘,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