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灣煤炭公司安裝隊:創新路上的“奔跑者”
近日,來自陝北礦業抖音號裏的一條“觸發式阻車裝置”創新項目視頻,引發了廣大幹部職工好評。搞創新,就得實用、便捷、高效,這是諸多創新大拿的“共鳴”。在韓家灣煤炭公司安裝隊,活躍著一支硬核力量,他們勤於思考和鑽研,在創新路上不斷超越和實現自我。
迎難而上,尋求挑戰與突破
15年的一線曆練,參與過70餘次回撤安裝,在回撤安裝領域,馮小成已成為這方麵的“專家”。豐富的一線經驗給了他足夠的創新底氣,也為他成為公司創客“導師”注入了硬核動力。
首秀即完勝。2019年,馮小成發現施工盤區過橋周期較長、費時費料的問題,便主動聯係公司生產部門的技術骨幹,反複論證橋麵承載重量,優化橋麵骨架焊接設計方案,最終完成《可循環利用盤區過橋改造項目》,該項成果為公司節約近50餘萬元。
如果說從0到1是對未知的探索,那麼走好創新路也必將成為他的堅定選擇。2020年,在他的帶領下,安裝隊對“提前介入法”回撤工藝進行改進升級,依托頂板控壓技術,實現了“五天一回撤”的驕人戰績;2021年,他牽頭對回撤通道交叉口區域頂板支護進行方案調整,參與回撤通道支護優化技術方案升級等創新項目,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他先後榮獲公司“創新標兵”“創新狀元”“創客導師”等榮譽,累計為公司創造效益超過500萬元。
鴻漸之翼,持續查缺與成長
2014年,MG650/1480-WD型采煤機頻繁使用搖臂調高功能,腔體控製模塊鬆動、故障頻發,處理起來得半個班的時間。歐啟崗通過改進采煤機開關電源分列供電方式,徹底解決了故障問題。同年,該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就是這麼“簡單”嗎?出於熱愛,歐啟崗曾自費2萬餘元購置電氣實驗模型和相關書籍。下班之後,便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汲取創新源泉。解決問題,是他創新的最大動力。2018年,麵對檢修運輸機時,操作啟停不精準的問題,他反複觀察琢磨,在長治貝克組合開關上增加繼電器之後,經過自主技術編程,成功解決了三機工準確停運輸機的難題。
“近年來,公司加大先進智能化設備的推廣應用,PLC編程、弱電控製已經成為主流趨勢,我還想在這方麵繼續鑽下去,掌握核心技術,用創新更好地服務礦井發展。”歐啟崗堅定地說。
百煉成鋼,邁步走在創新路上
“一線工作真的很辛苦,起初就是想通過創新,為職工減負……”王太平的創新動力來源於對工友們的體貼。
玉米上料機,變成噴漿上料機。王太平創新的自動噴漿上料裝置,有一番來頭。2020年,回家看見田間正在裝玉米,巧借玉米上料的原理,他創新研發了該裝置,節省了2-3人的工作量,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2021年回撤213105工作麵時,頻繁更換回柱絞車,讓機電檢修班頭疼不已,每次更換有故障的絞車都會影響半個班的回撤時間。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對傳統“三聯按鈕”操控方式的改進升級,僅用一枚小小的按鈕,輕鬆解決了絞車載荷力度、人員站位安全等諸多問題。
如果沒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膽識,就難以在未知領域刻下堅實印記。在韓家灣煤炭公司安裝隊,這些創新“大拿們”的孜孜努力和進取,讓腳下的創新之路更加平坦堅固。(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