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濃,春耕正當時。在石角塔村龍華農業生態基地大棚裏,農戶們翻土、架棚、采摘,幹得火熱朝天。過不了多久,一批批的蔬菜種子將融入這土裏,長成職工的“菜盤子”,村民的“錢袋子”。
龍華農業生態基地充分利用周邊土地資源,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通過引入專業團隊、完善基礎設施、建立“黨支部+龍頭公司+農戶”的方式,推動生態農業高效開展。今年一季度,收獲大棚裏種植的西紅柿、甘藍、茄子等8萬餘斤,產量穩定增長。
該公司通過與石角塔村的聯動,發揮企業管理、資金、技術和項目管理上的優勢,利用石角塔村良好的農耕基礎條件,找準了村企雙方的結合點和共贏點。同時,按照“1245”模式,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即確立工農融合促振興思路,立足經濟、銷售兩不愁,發揮團隊優、技術優、生態優、產品優4個優勢,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等5大效益,共同走向富裕,共創美好家園。
“過去我們在外邊打零工,就掙點生活費,現在我們把土地集體出租給龍華振興生態農業公司,也不用管銷售,不僅可以領到租金,還能在這裏工作賺錢,一舉兩得。”大棚裏,忙著采摘的村民惠百海滿臉堆滿笑容。
據了解,龍華振興生態農業公司,投資1.6億元,流轉平整近1000畝撂荒土地,設立50餘個工作崗位,吸收周邊村鎮勞動力。收獲的農產品,一部分自產自銷,供給公司6個餐廳;另一部分作為福利,免費發放給職工及家屬,不斷增強礦區職工及家屬的幸福感。
龍華農業生態基地以實際行動以工補農、反哺社會。每年土地租賃費50萬元,收益期長達20年。這些收入一部分向村民分紅,剩下的發展集體公共事業,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當地的農民增收又增技。
新技術對農田平整度要求較高,需進一步控製成本;水肥管理相比傳統方法變化大,大家還需要適應……在田間地頭,專業技術人員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建議一一記錄,準備在實施更大規模的技術試驗前,做好提升改進。
“今年我們春耕前的農資準備更加全麵,將對選種種植工藝、肥水管理等進行治理,預計今年大田區和大棚區的農作物產量都將顯著提升。”龍華振興生態農業公司業務主管郭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