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走出鬆桃站,雙腳終於從搖搖蕩蕩的車廂解放,黔東的烈陽便不由分說地用刺目的光將我裹緊,並用一股熱浪熱情地歡迎我這個不請自來的異鄉人。從徐州前往懷化再到鬆桃共計曆時30餘個小時,模糊的火車車窗承載了我長久的目光,和我那千裏之外一馬平川的家鄉,然後,幫我把中國再一次發掘了出來。
告別了齊魯大地的山,灑下了千年彭城的土,跨過長江、贛江、湘江、烏江、錦江,我最終身處銅仁鬆桃的層巒疊嶂和千回百轉之中。令我自己都難以相信的是,短短兩三天,我便斜跨過7個省份、24座城市、或者說,半個中國。感謝自己的心之所往和機緣巧合,讓我最終踩上了這片質樸的土地,這片始終在民族記憶裏綽約多姿的邊城之境, 我將在這裏度過15天的支教時光,這一切的一切,那麼快,那麼大,怎麼不像一個過分吹大的夢的氣球呢?或許真像沈從文在《一個傳奇的本事》中說的那樣:凡事都若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若宿命的必然。
這裏是貴州省銅仁市鬆桃縣江橋村,一個偏遠的苗族鄉鎮,江橋完小的孩子們有著黑亮的頭發,褐色的皮膚,清澈的眼神,以及一顆渴望知識的心。而我,來自中國礦業大學“一路黔行”支教團,我想為這裏的孩子們帶來一些不同的東西。我想讓他們知道,除了他們眼前的山河,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除了他們耳邊的歌謠,還有更多姿的文化;除了他們心中的夢想,還有更多可能的未來。
這些日子裏,我們教給他們語文,教他們認字、讀書、寫作。我們教給他們數學,教他們算術、幾何、邏輯。我們教給他們英語,教他們音標、單詞、語法。我們教給他們音樂,教他們唱“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我們教給他們美術,教他們用尺子畫出陽光和草地、教他們用氣球捏出蝴蝶與小狗。我們教給他們體育,教他們籃球的腳步,羽毛球的手法。我們教給他們科學,教他們觀察化學實驗的滋滋冒泡、教他們物理實驗的小球翻飛。我們教給他們曆史,教他們赤壁之戰的大江東去和英雄氣血,教他們五千年來的湯湯長河與鬥轉星移。我們教他們地理,教他們銅仁的、貴州的、中國的、地球的,教他們發現億萬年
來留下的滄海桑田。
圖為支教隊員在給學生上舞蹈課
陽明先生曾在被貶貴州遊南鎮時回複友人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今發現這段岩中花樹之問,實乃至理。雖相隔千裏之遠,但我未來之時,孩子們的笑臉也並不在我心之外,我與這些孩子們反倒是互為花樹了。在這裏的每一天,都是充滿驚喜和感動的。他們上課時壘好的小手,他們下課時撒歡的笑容,他們送給我的雪糕,他們和我一起玩過的籃球……
在這裏的每一個夜晚,也都是充滿詩意和夢幻的。有時候,我會和其他誌願者一起走在月光下的校園裏,聊聊天空中的星星和心中的願望;有時候,我會和當地老師一起坐在篝火旁邊,聽聽山林中的傳說和村落中的故事;有時候,我會和孩子們一起躺在草地上,看看流星劃過的瞬間和許下的心願;有時候,我會一個人靜靜地思考,想想過去的經曆和未來的方向。
我知道這樣的日子是短暫的,我不知道我離開後,他們會不會想念我。但我知道,這裏的一切,都已經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已經刻在了我的心上,無法抹去。我知道,這裏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我最珍貴的朋友,都是我最美好的回憶,都是我最真摯的祝福。在這裏,我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和動力。在這裏,我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內涵和價值。在這裏,我感受到了中國夢的意義和力量……
想起《邊城》裏的那句話,或許用在我身上正合適:“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