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筆下有一位“差不多先生”。他常說:“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得了病,醫生沒找到,就找來了獸醫,最後落得一命嗚呼的下場。這位“差不多先生”看似看破世事,實則做事敷衍、不負責任。故事雖然滑稽,卻是當今一些人的真實寫照。
當前,我們正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機遇與新挑戰層出不窮,但是仍有人以刻舟求劍式的粗放思維看待不斷湧現的新問題。有的單位和個人將扶貧工作與給錢給物畫等號,單純“輸血”,至於貧困戶是否真脫貧則抱著“差不多就行”的態度;還有的地方披著“精細”的外衣實則搞粗放式管理,在城市管理中要求“片葉不留”,卻無視管理成本的不斷高企與管理效能的不斷降低……日常工作中,他們以過得去、應付上級為行為準則,不在乎是否真正解決問題。
失之毫厘,謬以千裏。表麵看,這種粗放思維和方法似乎沒什麼大礙,但倘若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抱著“差不多就行”的心態幹工作,那麼層層疊加起來,最後的結果該有多麼大的誤差!
與粗放相對的是精細。時代在變,發展的內涵也在豐富和完善。新階段的發展,不能再沿襲粗放式發展模式,而要加快構建現代經濟體係,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當前,陝西正處在從工業化中期向後期跨越的關鍵時期,處在創新驅動與投資拉動並重的階段,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我們必須摒棄大而化之的模糊和籠統,去粗取精,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精心謀劃的工作措施實現精準到位的工作效果,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裏,從而讓工作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推動陝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