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7時許,我們如約踏上了前往靜樂縣的路程。經過近4個小時,我們來到神家村駐村工作隊駐地,見到了剛從村文化廣場建設工地回來的靜樂縣雙路鎮神家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李繼承。
若問鄉村振興之路有多長,從黑發走到白發,便是李繼承給出的答案。作為華陽集團開元公司職工學校的一名教師,初入鄉村振興之路時,李繼承還正值壯年,一頭精幹的短發彰顯著他飽滿的精氣神。如今,46歲的他,眉宇間更加堅毅和沉穩,5年的駐村工作已把這個從城裏來的小夥子磨煉成了更接地氣的鄉村幹部。
鄉村振興是責任,需要扛牢壓實
精準扶貧沒有局外人,鄉村振興不應當“過客”。作為一名多年來在煤礦的工作者,在企業選拔扶貧幹部之初,李繼承就踴躍報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句話——責任所在,便是鄉村振興出路所在。
參加駐村幫扶工作5年來,李繼承靶向施策,緊緊抓住精準這把“金鑰匙”,吃苦耐勞、踏實肯幹,帶頭與村兩委團結協作,改善村容村貌,創新管理機製,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贏得群眾一致好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神家村地處高寒丘陵地區,附近有汾河經過,搞好種植業成為村民的一大出路。2021年7月,李繼承與工作隊隊員楊波、王小軍輾轉靜樂、太原等地,與山西建投集團溝通協調,為村民爭取到了汾河自然保護區建設勞務輸出指標。全村31戶、42人在村委會副主任李虎維的帶領下,投入到了河田林湖植樹造林中,實現了增收致富。
幹淨的院落、整潔的廁所、充足的供水、平整的街道……站在自家新房前,村民王計俊激動不已。“李書記在的這幾年,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這些人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而且每人每年差不多能增收一萬多元,確實幫助我們解決了實際問題,改善了家裏的生活條件。”嚐到甜頭的王計俊表示。
鄉村振興是情懷,需要彰顯傳承
以情懷作養分,播撒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孕育致富的生機和希望。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李繼承在駐村幫扶的道路上樹起了一麵舍我其誰、大義擔當的情懷旗幟,用幹事、實幹詮釋了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無論是宣講好黨的鄉村振興政策,還是為貧困群眾牽線搭橋找就業門路,抑或是幫貧困戶脫貧致富……看似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對群眾來說,就是最貼心、最暖心的大事。鄉村振興路上,需要這些微服務,離不開這些小舉動。
村民商金虎獨自在村裏生活,平時也沒有什麼收入,由於妻子陪同孩子在太原上學,需要大筆開銷。了解到這一情況後,2021年冬天,李繼承與農村信用合作社溝通協調,為商金虎申請到了一筆5萬元的無息貸款,用於購買60隻羊。到現在,他家的羊已經繁殖到了350隻,按1000元一隻羊來計算,可實現35萬元收益。
每年神家村會得到政府幫扶撥款15萬元,用於推進鄉村振興。李繼承將兩年的撥款節省下來,於前不久投入到了村文化廣場建設中,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創造條件。同時,成立紅白理事會,為村民婚喪嫁娶等免費提供場地和烹飪器具,破除鋪張浪費的陋習,這樣下來一桌飯菜可以節約200元左右,做到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工作隊員入駐的這幾年,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李書記帶領大家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們精心用心、耐心細心,時時刻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我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黨的十八大代表、今年75歲高齡的村民王元林這樣說。
采訪結束,李繼承喝了一口早已泡好的茶水,繼續與前來商討土地流轉承包的村民王琪交流著。看著他那忙碌的樣子,筆者不禁感慨,一名對工作負責的黨員,是最受大家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