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三軟”攀高峰,全員奮進創紀錄——寫在巨能川九公司西一礦3月創曆史新高之際
在重慶巨能川九公司西一礦的1313工作麵,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部攻堅克難、創新進取的壯麗史詩正在上演…………
4月2日,華潤電力(錫林郭勒)煤業有限公司發給公司西一項目部的喜報如同一縷春風,給項目部帶來了溫暖和驕傲。喜報中,西一項目部1313工作麵回風順槽3月掘進進尺達354.5米,這個數字不僅刷新了西一礦白堊係三軟煤層施工的曆史記錄,也是該項目部攻堅“頂板軟、煤層軟、底板軟(三軟)”及全員奮進的最好見證。一時間,公司上下引發熱議,紛紛想知道這成功的“秘訣”,筆者也帶著好奇心一探究竟。 直麵“三軟”挑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1313工作麵位於西一礦白堊係下統大磨拐河組四岩段(K1d4)。項目部總工包偉詳細介紹了該工作麵惡劣的地質條件,他說,這個工作麵的岩石的結構呈層狀,層理發育,各向異性。圍岩膠結極差,節理裂隙不發育,鬆散、破碎、易風化的特性,承載能力較低。自然抗壓0.59~1.5 MPa,幹燥2.58~13.29 MPa,且鬆散性較大。圍岩遇水後易變為鬆散泥狀物,幾乎失去了承載能力,泥岩、粉砂質泥岩的粘土礦物成分以高嶺石、伊利石為主,易風化且遇水崩解,存在“頂板軟、煤層軟、底板軟”現象。
2023年6月,1313工作麵開始了艱巨的順槽掘進施工,在如此特殊的“三軟”煤層條件下,項目部因缺少相關經驗和技術支持,施工進度一度受阻,掘進工作變得異常艱難,月月達不到預期效果,這成為了一場考驗西一礦信心與智慧的攻堅戰。
然而,麵對“三軟”的困境,項目部領導班子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他們選擇信心作為最銳利的武器,深入現場細心觀察和摸索,他們發現影響進度的最大症結在於支護量太大及“三軟”煤層支護進度慢。
發現症結後,他們堅信,隻要我們充滿信心,就能夠戰勝這一切困難。正是有了這樣的信念,這個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卻激發了項目部團隊的鬥誌和創新精神。
因此,他們每天深入一線蹲點,與工人們並肩作戰,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決定從工序工藝、生產組織等方麵不斷進行改進和優化,以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 追趕進度,智慧破解難題密碼 為了追趕滯後的施工進度,改良優化工序工藝勢在必行。項目經理馮欽講述了如何通過改良支護設計和優化施工技術,有效提升工程進度。
馮欽表示,支護設計是礦井建設中的關鍵環節。之前,項目中的巷道全斷麵施工鋼筋梯梁采用的是φ16mm圓鋼,這種材料在折彎過程中存在困難,導致施工時間長,一線工人也感到相當疲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項目部技術人員進行了支護強度測算後及時聯係建設方、監理方及設計院,通過設計院複核,將幫部鋼筋梯梁由φ16mm圓鋼變更為φ12mm。這一改動不僅降低了材料的折彎難度,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此外,項目部還根據每班錨杆的支護量,將整體鋼筋梯梁變更為2段。生產班負責施工上方3根錨杆,檢修班則負責施工下方2根錨杆。這一調整使得施工過程更加高效,同時也保證了施工質量。
在施工技術方麵,馮欽透露,原計劃對幫錨杆施工使用YT-28風動鑿岩機及幫錨杆機。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於圍岩以泥岩為主,含有高嶺石及蒙脫石,鑽孔過程中一旦遇水便會成塊狀、泥糊狀,導致使用的空心鑽杆及鑽頭極易“堵死”,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馮欽帶領分管技術的總工包偉、生產副經理許昌現場值守,深入現場與支護工討論解決方案,並去周邊白音華四號礦學習取經。通過學習和自身探索,決定采用風煤鑽配合全長螺旋式麻花鑽杆進行幫錨杆施工。這一改動不僅避免了施工用水進入鑽孔內導致卡鑽、塌孔的情況,還顯著提高了錨杆施工效率。
從包偉提供的一組數據對比顯示,2023年6月8日,1313回風順槽掘進一隊當班出勤8人,當班完成進尺3米,打錨杆21根,掛網6張,打錨索3根;2024年4月7號,當班出勤9人,當班完成進尺6.4米,打錨杆104根,掛網24張,打錨索12根,現在很明顯錨杆就比原來提高了近五倍。
華潤西一礦總工程師郭團結說:“你們目前的施工技術已得到同行的廣泛關注,以前是你們去開灤工作麵請教學習,現在是開灤的人員多次到你們這兒來學習施工經驗”。
采訪中,馮欽擲地有聲說,麵對困難,隻要大家不放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集體的智慧總能破解難題密碼。這次改良技術不僅提升了工程進度,也為我們以後類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刷新紀錄,團隊力量彰顯無疑 1313工作麵由於支護工程量極大,每1.6米就需要施工34套錨杆、3套錨索,還要配合使用菱形網、錨索W鋼帶及錨杆鋼筋梯。
麵對支護工程量極大的挑戰,為了提高效率,力爭刷新紀錄,項目部決定在生產組織上來個創新舉措,對支護人員進行“打散又重組”的調整。首先對支護人員進行了技能摸排,然後根據技能水平進行合理搭配,由一名熟練工搭配一名小工進行支護作業。
“不行,我們幾個一起工作那麼久了,配合得好好的,我不願意打散分開。”工人宋慧波第一個跳出了持反對意見。
原來,“打散又重組”這個決策引發了宋慧波等人的抵觸情緒。因宋慧波、楊剛、謝立鎖、謝二清等同在回順二班,他們都是熟練的支護工,而且他們班進度日常都比一班好,所以擔心人員重組後,他們的工資會受影響。
於是,項目部黨支部及時介入,耐心解釋“打散在重組”的必要性和好處,讓職工明白隻有整個團隊強大,個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重組後,各個班的熟練工麵對麵,手把手的指導小工,經過短暫的適應期,新組合的人員很快就配合默契,班組成員的技能都得到了最大發揮,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此外,各個班組還充分利用檢修班的時間,對工作麵的各種設備進行仔細檢查和維護。項目經理馮欽強調:“檢修和生產是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必須由責任人說個‘一二三’出來。”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設備的精細管理,為順槽單月進尺的不斷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項目部為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投入度,推出了台階式的工資分配方案。這一創新舉措將收入與個人的工作業績緊密掛鉤。通過公示延米單價,讓每位員工都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上一班次的工資水平。月進度延米單價按照台階式製定,如月度進尺大於或等於285米,延米單價4500元;月度進尺位於 265-284.9米,延米單價4300元,以此類推。
“看來項目部這次打散重組和延米單價製度確實好,我們現在的工資比原來翻了一倍多”。3月31日,當宋慧波看到自己收入那麼高時,他開心地對馮欽說。
“ 是呀,這樣不僅鼓勵了你們工人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還形成了良好的“比學趕幫超”氛圍,也促進了項目進度的高效推進。”馮欽回複宋慧波說。
正是這些方法得當,舉措得力,執行到位,使得1313工作麵順槽單月進尺從曾經的200米躍升到310米、322米,並在3月份達到了354.5米,不斷刷新著西一礦單月掘進記錄,並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
這個喜訊傳來,無疑為公司其他項目部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這一典型示範,將激勵更多項目學習借鑒。馮欽表示,我們絕對不能驕傲自滿,要繼續保持當前良好的生產態勢,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平穩掘進,再創佳績。
作者:彭光淑 王元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