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要有應變能力
孫武說:“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若論變化,用之其極的莫過於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劉伯承師長反常用兵,指揮部隊在山西境內的七亙村,三天之內,在同一地點重複設伏,大膽殲滅日本侵略軍的故事了。”
七亙村,是山西省平定縣東回鎮下轄的一個村莊。這個地圖上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卻因劉伯承指揮的兩次出奇製勝的伏擊,成為抗戰史上一個閃耀著勝利光芒的坐標。
平型關戰役後,向山西進擊的日軍突破內長城防線,兵分兩路進攻太原,企圖控製整個華北。1937年10月25日,劉伯承麾下的129師772團3營受命進至七亙村設伏。七亙村四麵環山,重巒疊嶂,一條小河傍村而過,崎嶇石路繞山盤旋,進村的東口地勢險要,正是設伏絕好地段。26日上午9時,日軍20師團輜重隊進入伏擊地區,八路軍一輪機槍掃射後,敵陣腳大亂,八路軍將士勇敢衝入敵群,與敵白刃格鬥兩個多小時,日軍除少數逃出,其餘全部被殲。
27日,我軍發現有日軍前來打掃戰場。劉伯承得到偵察報告後,斷定敵人還要經過此路輸送給養,決定出其不意,在同一地點再次設伏。28日清晨,敵人的輜重部隊果然循原路過來了。11時許,日軍進入了伏擊地域。第772團第3營的機槍、步槍一齊響了起來,將日軍截成兩段。戰至黃昏,敵人扔下上百具屍體,乘夜色朦朧突圍而逃。兩次伏擊,共擊斃日軍300多人,繳獲騾馬300多匹和一大批軍用物資。
這一場戰鬥的絕妙之處,在寓巨變於不變之中,抓住了人們思維方法固有模式“兵不重伏”的弱點,以不變的方式攻破了人們常常會有變化的固定思維,實在是“變”的極致。
欲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就要向劉伯承元帥學習,機動靈活,善於應變。尤其是要抓住人的思想固有思維方式的弱點,以“變”的思維,從思想意識上徹底破除忽視安全的舊有觀念,用精確對症的方法警示人們,牢固樹立正確的安全發展觀念,促進經濟社會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