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終身成長》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麵對挑戰和困難的態度迥異。一些人因缺乏自信,往往在麵對難題時選擇逃避,認為自身能力有限,終會徒勞無功。而另一些人則截然不同,他們堅信通過不斷努力和學習,能夠不斷突破自我,實現成長和進步。
在閱讀了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的《終身成長》一書後,我深刻領悟到這兩類人之所以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其根源在於他們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書中明確指出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堅信自己的能力和天賦是不變的,麵對困難時容易退縮和自我設限。相反,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則認為自身的能力和智力可以通過不懈地努力和學習得到提升,他們樂於麵對挑戰,從中學習和成長。這兩種思維模式恰恰對應了我們所描述的上述兩種人群。
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具有成長型和固定型兩種思維模式,就好像孔夫子說的“君子”與“小人”那樣。這不是這個社會上的兩種人,而是我們每個人思想上的兩種不同狀態。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兩種思維模式始終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製約。
我剛入職選煤分公司時,環境艱苦,工作繁重,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局限於生產崗位與宿舍之間的兩點一線,顯得格外單調。那時,在我內心深處,對那些在辦公室裏遊刃有餘撰寫材料的同誌充滿了羨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開始對視頻拍攝和稿件撰寫進行探索與學習,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我成功轉型為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
前不久,在選煤分公司舉辦的“奮進五載 再啟新程”成立5周年紀念活動中,我采訪了好多老員工,其中人力資源部經理李旭東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他說:“你相信什麼,就能看到什麼;看到什麼,就會抓住什麼。”這句話恰恰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
五一假期,我回西安陪我7歲的女兒。然而,由於我對女兒學習上的嚴格要求,打亂了她與朋友約定的玩耍時間,這讓她感到極度不滿和憤怒。她情緒激動地對我喊道:“你的要求誰能做到?過兩天你回榆林上班了,看你怎麼管我!”隨後,她憤怒地轉身離去。
那一刻,我內心充滿了無助和自責,開始不斷自我否定,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的處理方式。後來,我逐漸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陷入了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陷阱。
我錯誤地將這一件小事當作衡量自己能力和價值的唯一標準,將一種行為錯誤地定義了自己的身份。我過分關注孩子是否達到了我的期望,卻忽視了她的興趣和潛能,以及她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感受和需求。
《終身成長》如同一麵鏡子,讓我深刻洞察到自身恐懼、彷徨與焦慮的根源。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賦予我麵對失敗時堅韌不屈的複原力,以及麵對挑戰時勇往直前的勇氣。我堅信,隻要保持成長型思維模式,我終將能夠不斷超越自我,實現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