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瑩:讀《活著就是衝天一喊》後有感
“活著”,簡單的兩個字承載著非凡的意義,有的人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真諦,或許他們沒有經曆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卻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滿足;而有的人則在挑戰與奮鬥中書寫生命的華章,他們從不輕言放棄,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無論是平淡中品味生活的真諦,還是在挑戰與奮鬥中書寫生命的華章,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活著”的意義,每個人的經曆和選擇都是獨一無二的。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活著就是衝天一喊》這部作品,閱讀這部作品,我深感其字裏行間蘊含的強大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作者陳年喜用他最真實的經曆和最樸實的語言,描述主人公或書中的其他人物經曆了種種挫折和磨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對生命的熱愛和追求。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活著就是衝天一喊”的真諦,展現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頑強與不屈。這種精神力量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學會在困難麵前保持堅韌和勇氣。
陳年喜,是一名八十年代煤礦爆破工人。每天走進礦井,迎接他的不是陽光,而是深不見底的黑暗。他的手中隻有一根短短的引線,點燃的一瞬就是他與石壁的搏鬥。他的世界很黑,但心中卻充滿驕傲——因為每一塊礦石、每一次爆破,都是為了開辟一條嶄新的巷道,用奉獻換來更多人的光明。
書中記錄了以陳年喜為代表的煤礦工人在礦井深處的默默堅守。80年代的礦井條件艱苦,設備簡陋。礦工們握緊鐵鍬,用手中的引線與黑暗中的未知對抗。即便如此,他們依舊選擇堅守,因為他們深知,煤炭——是全國能源的基本盤,是那個時代中國經濟騰飛的基礎,這份無怨無悔的奉獻,不帶一絲豪言壯語,卻充滿生命的厚重。
這種無聲的奉獻,代代流傳,照亮了無數後繼者的心靈之路。礦工們身處黑暗與危險的交織之中,卻以一種難以言喻的堅韌和執著前行。他們的沉默,並非無言的屈服,而是對生命最深沉的尊重,對現實最頑強的對抗,以及對未來最真摯的寄托。
幾十年前的礦井設備簡陋,礦工們主要依靠自己的雙手、體力和豐富的經驗與煤岩進行抗爭。盡管如此,他們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支撐起了國家的煤炭產業,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礦井的開采技術逐漸進步,設備也逐漸更新換代。科技進步帶來了智能化的設備,不僅提高了開采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而我們要延續他們的精神,守護這份光明的事業。
《活著就是衝天一喊》不僅記錄了礦工的工作,也讓我們看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這種平凡卻偉大的奉獻,激勵著每一個讀到它的人,去敬重生命,感恩勞動。陳年喜先生用親身經曆提醒我們尊重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因為正是他們的執著,才成就了無數人的幸福生活。
從黑暗走向光明,這條路並不平坦。雖沒有豪言壯語,但卻始終以無聲的奉獻讓生活變得明亮!我們作為新一代煤礦工人,作為韓家灣煤炭公司的新生力量,將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珍惜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恪盡職守,矢誌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