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暗斜井迎麵牆左低右高,傾角14°,頂板上0-2.4m砂質泥岩,距離上次探煤7.2m,無異常信息情況……”這是每天早上7點前,永煤集團順和煤礦地質信息工作群內,各區隊地質技術人員上報工作麵地質信息的一幕。
順和煤礦地質情況較為複雜,如何精準掌握地質信息是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一項關鍵工作。為充分發揮地質工作人員在礦井安全生產中的“偵察兵”作用,培養技術過硬、專業紮實、經驗豐富的地質員隊伍,順和煤礦積極響應永煤集團關於加強技術人員自主培養的號召,本著定向育才的原則,創新實施了“小地質員”培養機製,著力解決礦井地質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
該礦製定下發《基層區隊地質保障工作實施辦法》,要求各采掘區隊明確一名技術主管或副隊長負責本隊地質工作,每隊設置3名“小地質員”,人員名單上報地測科備案,建立了礦井地質技術人員人才庫。
為提升“小地質員”專業技能,該礦地測科專業技術人員與“小地質員”簽訂導師帶徒協議,開展為期3至5天的“一對一”地質技能提升培訓,培訓結束後進行理論和實操考核,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我們關注每一名‘小地質員’的培養,從現場調查、岩性探查、異常彙報三個方麵明確‘小地質員’工作職責,要求區隊地質技術負責人強化日常工作指導,不斷提升‘小地質員’的實踐能力,做到地質信息精準識別、快速反應。”該礦地測科科長楊赫介紹。
此外,該礦還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製定考核獎懲標準,每月對“小地質員”實施定量考核,每旬地測科、通風防突科、生產技術科等相關業務科室專業技術人員對巷道層位變化等地質信息進行搜集,與“小地質員”反饋信息進行核對,促進“小地質員”主動學習、認真履職。
截至目前,該礦已培養“小地質員”15名,既能搜集地質資料,還能繪製工作麵的地質素描圖,打通了後備地質技術人員的培養通道,為礦井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術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