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陝西陝煤陝北礦業公司駐村工作隊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推動“產業興旺”為載體,積極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依托獨特資源和區位優勢,進一步做優種植業、養殖業及農旅融合產業。
一地雙收有保障。一是櫻桃園試點區域套種“大豆”10畝豐收2100斤,即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決櫻桃樹土壤的透氣性,降低地表溫度、可防止雜草、起到保濕、保潮,防澇效果,同時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務工機會;二是利用荷花池套養“小龍蝦”等經濟作物,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今年投放蝦苗180斤,收獲500餘斤大蝦;三是利用菜籽餅、稻穀殼、菌種自主發酵有機肥,有機肥具有肥效好、肥力久、不傷苗等優點,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土質;四是櫻桃產業園修建公廁一處,入口處地標建築“生態宜居 和美鄉村”一處,為進一步吸引旅客打下堅實基礎;五是招商引資文旅融合機構,打造櫻桃產業園農旅融合項目。
瓜果豐收喜顏開。龍埡村蔬果大棚種植的吊蔓西瓜喜獲豐收,一排排整齊有序的藤蔓映入眼簾,藤蔓上掛著沉甸甸、圓滾滾的西瓜惹人喜愛,色澤誘人,產量達2.3萬斤。日光大棚種植的吊蔓西瓜有紅瓤西瓜、黃瓤西瓜,無論是西瓜的甜度、品相,還是口感,都贏得客商的一致好評。獼猴桃迎來今年初掛果3萬餘斤,通過幫扶消費、聯係各大經銷商“線上+線下”銷售模式。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在陝北礦業公司的定點幫扶下,以抓牢抓實抓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為聚焦點,以幫扶村群眾實現持續增收為根本點,科學係統謀劃、持續有序發力,助力定點幫扶村發展了1000畝李子園、150畝蔬菜大棚、240畝獼猴桃園、200畝櫻桃產業園,引進菌涼菜套種,現已形成“四園三帶兩包四收益+特色產業”的集體產業發展格局,不斷拓寬鄉村振興新路徑。年可帶動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120餘人次、農副產品銷售,實現了農民增收1200元。
駐村工作隊以建設“千萬工程示範村”為目標,以發展特色產業、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蔬菜大棚、大櫻桃、獼猴桃及黃金木耳等鄉村產業,致力於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動鄉村產業多元化經濟收益,帶動群眾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