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全力拉滿人才強企“進度條”
今年以來,陝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的喜訊真不少:“江煤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拿到“大滿貫”,新增1個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再添2名……
想幹事的給機會,能幹事的給平台,幹成事的給榮譽。現如今,走進韓家灣煤炭公司,處處呈現著你追我趕、學技蓄能的勃勃生機。公司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全力打造人才培養“新生態”,凝聚起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鋪路搭橋促成長
青年興則企業興。針對近幾年新招錄的青年職工,公司在“引育用管留”上精準下筆、謀篇布局,讓這些“青苗”曆練本領、增長才幹,真正成為合格的“後備軍”。
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培訓班、崗位大練兵、技術比武、“蹲苗式”輪崗交流、“訂單式”培訓、骨幹通訊員聘任……在職工的成長之路上,公司搭平台、建機製,精心繪製出多樣化的“成才跑道”,為職工出彩提供了更多機會。
有道是“名師出高徒”,“傳幫帶”也是韓家灣煤炭公司的一大特色。陳民忠和張延成是一對“金牌師徒”,師傅陳民忠是“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徒弟張延成也斬獲數次比賽獎項。公司以“師帶徒”模式為抓手,選聘工匠或有經驗、能力強的業務骨幹、班組長擔任“師傅”,幫助青年職工迅速“定位”。師徒互促互進,在煤海深處演繹著別樣“師徒情”。
你有“淩雲誌”,我搭“登天梯”。公司搭建多崗位曆練平台,推動後備力量多元化培養,累計開展了16批127人次的輪崗交流,助力職工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良好的內部環境,為職工快速成才釀造了“適宜土壤”,一大批懂生產、精技術、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在這裏競相奔湧。
競技提技碩果豐
近日,在韓家灣煤炭公司通風維修隊學習室裏,“國賽教練團”走上講台,鳴鑼開講,10餘名青年職工學理論、練實操,學習熱情高漲,給寥寥冬日平添了幾分融融暖意。
“國賽訓練法”是通風維修隊的一項亮點工作,這支懂知識、技能強、敢創新的隊伍,是公司高度重視提技競技的一個縮影。公司以打造技能型、專業型匠才隊伍為目標,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客工廠、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精準對接各工種技能人才培訓需求,優化培育方式,拓展成長渠道,讓“養分”滋潤人才成長。
為全麵推進“競技提技”人才培養模式,公司持續開展技能競賽、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積極選派人員參加國家級、省級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激勵職工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能。截至目前,累計取得國家級技能競賽獎項19個、省級技能競賽獎項10個。
目前,公司有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4名、全國煤炭行業技術能手7名、陝西省技術能手2名……由技能大師和智能化人才梯隊組成的高層次技能人才隊伍在這裏加速構建,為礦井智能化建設提供堅實智力支撐。
雙重激勵有奔頭
“在韓家灣煤炭公司,是金子就一定能閃光。”李凱於2013年來到韓家灣煤炭公司,從一名普通的支架檢修工成長為綜采隊黨支部書記,回首來時路,他對公司充滿了濃濃的感激之情。
能力有多強,舞台就有多大。公司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才用才標準,通過業務考核、競聘上崗等方式,讓人才實力“出圈”。一批“85後、90後”年輕幹部“走馬上任”,擔任區隊長、部門負責人等關鍵崗位,成為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形成了“人崗相適、科學用人”的良好態勢。
既有“麵子”,又有“裏子”,是韓家灣煤炭公司技能人才的真實寫照。公司將“算賬”理念和“以真金白銀論英雄”的分配導向落實在薪酬分配的各個環節,鼓勵職工“以技提薪”。
公司持續加大差異化薪酬分配激勵和導向作用,強化“三項”一次性激勵政策,變“發工資”為“掙工資”。從學曆、職稱薪酬激勵到全員創新評審獎勵,再到創客導師與工匠選聘,一係列惠才舉措讓職工迸發了幹勁和激情。更多發展成果裝進了職工口袋,大家心更暖、勁更足,工作更有“奔頭”了。(楊楠)